环境倒逼壮士断腕 舍得之间红利释放
广西河池 生态优先谋发展(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本报南宁12月15日电 (记者刘华新、庞革平、谢振华)绿植葳蕤、鸟语花香,谁能想到,脚下这片土地曾是伤痕累累的废弃矿山。投资3.5亿元,植树50多万株,绿化改良土地面积1200多亩,矿山终于披上绿装。更可喜的是,形成了废气、余热、废渣、废水回收利用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行业持续低迷,广西河池南方有色集团却实现“不限产、不裁人、不减薪”,连续多年纳税超亿元。
在河池,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舍”与“得”的辩证魅力。
河池挺穷。“老、少、山、穷、库”集于一身,广西每7个贫困人口,就有1个在河池。河池也很富。铟矿储量世界第一,锡矿储量占全国1/3,“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当之无愧。
靠山吃山,河池有色金属产业扛起发展大旗。然而,传统的粗放生产模式曾酿成几起重特大事故,教训深刻,代价沉重。
痛定思痛,河池整治有色金属产业,关停企业达96家。2012年,河池市生产总值为负增长。河池仍坚定而清醒:涸泽而渔的短视之举,注定行不通;破坏生态的发展,宁可不要!
刮骨疗毒的产业转型战随即打响了!截至2015年,河池共淘汰落后有色金属产能20.9万吨,有色金属规模以上企业整合至26家。“小、散、乱”彻底改变,“高、精、专”初步形成。
绿色发展在河池渐成共识。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市仅水泥产能就淘汰了239.8万吨。
持续守候,终获回报。河池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10浓度连续3年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水功能区水质连续3年100%达标,居广西首位。
有舍有得,先舍后得。获益“生态”“长寿”两大金字招牌,河池旅游业井喷式增长,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80多亿元,2011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20.3%、32.8%。
“我们将全力建设精准脱贫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池市委主要负责人信心满怀。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16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