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滦平县周台子村新建的居民楼。 |
深秋,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红黄相间的秋叶在风中摇摆。它把守着北京的东北大门,风景迷人、民风淳厚。但有一个标签,却是县委书记蔡福浩的心头重担——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让滦平83个贫困村的4.6万多名父老乡亲尽快脱贫致富,是滦平县领导班子面对的大课题。过去几年间,他们的尝试已经颇具成效。
中国2800多个县中,有592个是贫困县,解剖精准扶贫的“滦平实验”,对理解中央确定的2020年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县委书记有个“二八定律”
“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委书记,您最关心的是什么?”本报记者问蔡福浩。
“当然是发展。老百姓吃饭是头等大事。”这个说话不爱绕弯子的县委书记,回答斩钉截铁。“我80%的精力都用在研究发展问题上,我的工作就是结合滦平的实际解决困扰发展的诸多障碍。剩下的20%,很多也是在思考如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蔡福浩自创的这个“二八定律”,是滦平县领导班子极度重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11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举行之后,蔡福浩像许多地方主官一样,也签下了以2020年为最后期限的脱贫摘帽“军令状”。
在滦平,这个期限还被向前拨了两年。在滦平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底必须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2016年,滦平定下1.43万人的减贫目标,这个数字占了县里贫困人口总数的30.78%。滦平人横下一条心,按照决定一项项抓落实,减贫数字正在如同进度条一样往前走,让人充满信心:今年5月底,5235人实现脱贫;9月底,1.1万人实现脱贫……
接下来的2017年,滦平要让35.12%的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让34.1%的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至2020年,通过集中扫尾、巩固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滦平发展的未来是什么?蔡福浩说了两个字,“值钱”。“只要整个滦平县‘值钱’了,吃饭、财政等短板就迎刃而解了。”蔡福浩说,“我就坚持做两件事,一是要让老百姓比以前富裕,明天肯定比今天好;一是让所有滦平人一天比一天更自豪。”
“能人回乡”助力脱贫
去见孙士河并不容易。山村的水泥路只能容下一辆车开进去,最陡处,抬头看见上午10时多的太阳就在坡顶,车子一拐弯,才发现身边即是悬崖。
即便如此,金沟屯镇下营子村的这条路也直到今年才通。孙士河在外面做了30多年生意,小有成就,这两年滦平县吹响的扶贫集结号,召唤回了这个游子。如今,站在山顶俯瞰,2000多亩地里种满了黄芪、射干、柴胡、蒲公英等中药材。与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联合建设的研究基地,也已接近竣工。
“村子里有劳动能力的,都在我这里打工。”孙士河骄傲地说,如今农民变成了村里中医药产业的受益者。
10公里外是大屯镇路南营村。村主任李国营同样是在外发家的“能人”。他回到村里发现,2000多人的村子,至今仍有贫困户452户,贫困人口1315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做了3件事。第一件,挨家挨户鼓励老百姓把土地流转出来,参与到产业基地中;第二件,从县里甚至省里找钱,硬化村子的道路;第三件,自发牵头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蔡福浩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县市,滦平县“能人回乡”的比例格外高。他把这种现象总结为“用脚投票”——如果家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那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呢?
滦平县县长崔瑞祥认为,这些“能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企业,既有视野又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还有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鼓励这样的“能人”回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滦平重要的经验。
“一地生四金”做强产业
打开大棚,绿色扑面而来,植株上挂满了或红或绿的小西红柿。不远处的厂房里,则传出蘑菇的香味,架子上的培养土里长着白色的蘑菇,摘了就能生吃。再远一些则是可以垂钓的大池塘。
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产业形态,这都不像一个寻常农村的景象。事实上,这是用3个大村子的土地集中打造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崔瑞祥告诉记者,在当地这被称作“兴春和”模式:兴春和种植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产业基地,把农民培育成“产业工人”。
“一地生四金”,崔瑞祥这样分析这一模式——贫困群众参与进来后,可以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金融扶贫贷款入股分股金,资产收益股权量化分现金。
寻找脱贫模式,在滦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滦平县扶贫办主任王国生介绍说,如今滦平至少已有双全特色养殖模式、唐乡乡村旅游模式、小兴州大观园“两区同建”模式、下营子沟域开发模式、京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凤凰谷工商资本参与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国利英核分布式光伏扶贫模式等。副县长王建文感慨说:“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想,今天还有哪个地方没去过?当地的优劣势有哪些?如何帮助他们脱贫?”
“滦平实验”,小处能见大手笔,正书写着中国脱贫攻坚战的独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