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呼唤强大电网(观象台)
萧 然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清洁能源的比重将越来越高。这一趋势既给电网建设带来巨大需求,也对电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输电还是运煤,过去一直存在争论。
有观点认为,建设坑口电站,再通过大电网把电送到中心城市最划算。第一个理由是环保:运煤过程本身容易造成污染,而在中心城市周边建火电厂,更容易造成大气污染。二是不经济。除了铁路运输,无论公路还是海运,都要烧油,用高等级的汽柴油运输低等级的煤炭,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另有观点认为,过于依赖长距离送电有安全风险,一旦电网出故障,后果很严重。而相对分散的电厂则可以化解过于依赖大电网长距离送电的风险。这一争论围绕我国是否应该大规模发展特高压,持续了若干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迎来春天,仅国家电网公司的特高压建设规模就由“一交两直”发展为“八交十一直”,“十三五”时期的特高压建设投资更是“十二五”时期的3倍。
争论终见分晓,最根本原因是清洁能源的崛起。2018年,我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总量已经突破7.4亿千瓦,接近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0%。而且,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今后清洁能源的比重只会越来越高。
新能源的突飞猛进需要电力行业回答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输电好还是运煤好,而是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如何得到更好的利用。
一种观点认为,三大主力清洁能源中除了水电,风能和太阳能似乎无所不在,因此不会像煤炭那样,受到资源分布限制。但是,在专业人士眼里,这种观点只是部分正确。风和阳光的确到处都有,但质量却有天壤之别。如果是分布式的零星应用,问题可能不大。但要大规模集中开发,仍然会受到资源禀赋限制。
总体看,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基本集中在西部和北部,而水能资源则主要在西南,这种资源分布刚好和煤炭高度重合。也就是说,困扰我们多年的资源在西部、北部,主要用电负荷在东部和南部的难题,并没有因为新能源的崛起和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而根本改变。
不仅如此,如果说煤炭还可以运输,水能、风能和太阳能则只能就地开发。因此,要大规模开发新能源,输电就成了“华山一条路”。比如张家口地区,目前风光装机规模超过1200万千瓦,而当地的负荷只有240万千瓦。电不外送,80%的新能源就会沦为摆设。
另一方面,我国电力负荷集中区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也都是环境压力大的地区,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让西部北部的清洁能源更多地替代这些地区的化石能源,也是大势所趋。
这一趋势既给电网建设带来巨大需求,同时,新能源间歇性、不稳定的特性也对我国电网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国在解决了大容量、长距离输电技术的难题后,又开始在能够更友好接纳清洁能源的柔性直流技术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可以说,绿色发展理念为电网高质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此外,电网建设产业链长,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容小觑。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包括特高压工程在内的电网工程规划总投资达到2.38万亿元,能带动电源投资3万亿元,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数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相当可观。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2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