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法治建设向纵深推进,中央法务区已从单一法律服务集聚地升级为“泛法务生态圈”,成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主导的中央法务区,天府中央法务区集聚280余家法务及相关机构,业务覆盖金融证券、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形成全链条法务生态。青岛中央法务区则以“四区一平台”矩阵布局,集聚100余个法律服务机构,创新“青法小屋”“法律AI数智人”等服务模式,其涉外法律服务经验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济南中央法务区锚定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支点,目标辐射山东半岛、黄河流域及国际商事领域,构建“纵横联动,双圈辐射”法律服务体系,已形成“一心一轴三园区”空间布局,直接服务全市93.9%的进出口业务。上述这些案例均彰显了中央法务区资源集聚与跨界融合的生态优势。
2025年11月, 新颁布实施的《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提出“健全党委领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中央法务区“泛法务生态圈”赋予了新的使命。“泛法务生态圈”天然的资源整合优势与法律的要求高度契合,应成为全民法治素养提升的“主阵地”。通过将法院庭审公开、律所普法宣讲、高校法学研究等资源与传媒传播、文化传承等要素深度融合,可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从“被动灌输”向“主动浸润”转变,让法律知识通过多元载体走进日常生活,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与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
在功能构建上,“泛法务生态圈”应搭建“法律+N”的协同体系,核心是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多元纠纷解决、产业法治赋能、文化法治融合四大功能板块,涵盖青少年法治教育、企业合规培训、基层普法服务、涉外法治传播等细分场景。“泛法务生态圈”其辐射效应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在法治层面,通过常态化普法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二是在经济层面,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引与风险防控服务,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三是在文化层面,将法治精神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打造如“法治乌兰牧骑”般接地气的宣传品牌,增强法治文化的传播力与感染力。中央法务区“泛法务生态圈”的建设,终将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2024 年“大思政课”研究项目[DSZ202401]以及2025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研究项目“基于‘认知衔接’的齐鲁法治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路径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宋健,系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法治传播;政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