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罗丽 四川成都摄影报道
在成都,一场关于糕点的“美学革命”正在寻川美术馆生活体验中心悄然发生。这里出品的糕点,不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传统点心,而是化身为承载巴蜀文化与现代美学的艺术品。它们凭借惊人的“美貌”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圈,更以扎实的“食”力,守正创新,牢牢守住了舌尖上的“成都味道”。


颜值革命:糕点是可食用的城市艺术名片
走进寻川美术馆生活体验中心,陈列的糕点令人眼前一亮:柳叶糕的清新化作了豆沙的绵柔细腻,黄鹂鸣翠的诗意融入芋泥酥的层层叠起,雪酥熊猫的憨态在奶香与墨香之间定格生动,五谷杂粮的朴拙本味在寻川养生馒头里被揉捏出自然的甘甜……这些糕点,严格来说,已是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创作。


“我们致力于让每一款糕点都讲述一个四川故事。”寻川美术馆生活体验中心糕点研发负责人介绍,研发中心深度融合四川的美学基因,将巴蜀历史、文物元素与现代烘焙技艺创新结合。这不仅是一次糕点形态的革新,更是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尝试,使广大市民游客在品味甜点的同时,也能阅读成都,感受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高颜值的创意糕点,迅速成为年轻人热捧的“打卡”对象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伴手礼。


守正创新:“食”力派深挖本土味道根基
尽管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但研发中心的糕点绝非仅仅追求形式的“网红”。其成功的核心,在于对美味这一根本的坚守,以及对“成都味道”的深度挖掘与创新性表达。


在口味上,研发团队大胆却又不失谨慎地将川味灵魂融入其中。成都老字号糕点中常用的椒盐风味,被巧妙地注入酥点,带来一丝熟悉的麻香回甘;本地特色的桂花、蜂蜜等传统食材,与现代西点工艺碰撞出全新火花;而优质的汉源花椒、安岳柠檬等本地物产,则确保了风味的地道与纯正。


“创新不能忘本。无论外形如何变幻,食材的品质和入口的愉悦感,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研发中心负责人强调。这种对“食”力的专注,使得这些创意糕点实现了从“颜值吸引”到“味蕾留住”的完美闭环。


文化为核:在美术馆里遇见生活新方式
寻川美术馆生活体验中心的实践,是当下“美术馆新生活”浪潮的生动缩影。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品尝糕点的地方,更通过蜀风茶饮、文博咖啡、文化体验等多元空间,让厚重的历史与鲜活的日常生活无缝对接。创意糕点,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作为一种亲切的媒介,拉近了公众与文化的距离。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寻川美术馆生活体验中心糕点的走红,是“文创+”模式在食品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它精准地捕捉了现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体验感和文化认同的新需求,将在地文化IP转化为能够品尝的艺术品。这不仅是烘焙行业的一次升级,更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进程中,一个兼具创意与美味的鲜活案例。未来,研发团队将通过安逸熊猫直播间将艺术糕点推广给更多的人。

结语
从承载儿时记忆的传统桃酥、椒盐酥,到如今惊艳视觉、征服味蕾的艺术糕点,成都的“味道”正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四川省文化馆数智文化体验中心,糕点这一古老的食物品类,正以其独特的“食”力,既守护着舌尖那份不变的天府之魂,又向世界展示着一个传统与时尚交织、文化与生活共融的崭新成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