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艺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5日 第 12 版)
史先强夫妇在村中走访调研。 |
凌晨两点,小伙子抖了抖警服上的尘土和虫子,轻手轻脚推门进屋,生怕吵醒熟睡的妻儿。
他叫史先强,刚从通江口滩地“蹲点”回来。为了有效打击制止非法捕捞,他经常把车停在林间,一守就是一夜。
这里是北纬53度,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为推进警务前移,2010年,北极边境派出所洛古河警务室在此成立。2020年,民警史先强与妻子辅警沈欣主动请缨,驻守在这里,负责洛古河辖区边境线44公里的管控巡逻任务。
警务室成立后,洛古河村连续12年无案件、无事故,史先强夫妇累计受各级表彰20余次。今年,史先强先后被评为“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其家庭获评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
“他俩每次都把我家屋里屋外收拾利索,才走”
洛古河村冬季最低温度达零下50多摄氏度,到最近的镇子北极镇,也要走近100公里的蜿蜒山路。
“咱外孙子怎么办?”史先强记得,第一次和岳父岳母商量时,二老沉默许久,夫妻俩劝了许久。
老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去年1月的一个深夜,儿子皓皓咳嗽高烧,送医路上颠簸了近3个小时,好在最后有惊无险。有了这次教训,沈欣在警务室备了更多应急药品,“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能用上。”
自打来到洛古河村,史先强几乎每天都要在村里走上一圈。
全村常住47户居民,史先强存有每家每户的电话。除了春种秋收时的农活,修电脑、充话费、买车票、办证件、捎物资……这些事史先强能帮就帮。
“来了就别走了!”见史先强进院子,正包饺子的丰秀兰拍了拍手,拉他进屋。“前两天帮我又劈柴火、又扫院子的,今天说啥也得吃一口。”得知一旁是记者,75岁的丰秀兰打开了话匣子,“你要是问小史,我可得好好说几句……”
对于丰秀兰这样的独居老人,史先强夫妇重点关注,每周至少登门服务一次:修圈打草、做饭擦灰、扫路清雪……“他俩每次都把我家屋里屋外收拾利索,才走。”丰秀兰说。
不少农活看着容易、做起来难,但1989年出生的史先强都会干。“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这些都不算活儿。”史先强浑身晒得黝黑,一笑起来牙齿皓白,大方朴实。
有几户人家的孩子,一见史先强便跑过来抱住他,问东问西。原来,每到8月,不少村民进山采摘,无暇照顾孩子。这段时期,警务室里铺起爬垫、摆满玩具,沈欣一有空便带着孩子们学习玩耍,史先强到时间就回家烧菜做饭。
“四五个孩子在一块儿,热闹极了。”史先强说,“只要村民愿意送孩子来,警务室随时敞开大门。大家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每次回屋,脚趾都是麻的,暖一阵才能恢复知觉”
为防止非法捕捞及越界,史先强和护边员们每周巡边至少3次,过泥地、蹚河滩、爬山坡,一年四季风雪无阻,每次来回大约10公里,累了便坐在石头上野餐。
洛古河村一年里,有8个多月霜冻期,冬至前后,黑夜长达十六七个小时。
冬季巡边前,夫妻俩“全副武装”:脚踩两层毡垫,手戴两层手套,全身只露眼睛,负重二三十斤。“出去30分钟,衣服还是会被风雪打透。每次回屋,脚趾都是麻的,暖一阵才能恢复知觉。”史先强说。
忙的时候,夫妻俩会把孩子送回娘家,或是送到村民朱艳萍家。“孩子一大早就被他俩拽起来了。”朱艳萍心疼这一家子,“再回来时,他俩从眉毛到鬓角,挂满白霜,孩子都快认不出这对‘霜花夫妻’了!”
“我爱人特别喜欢‘霜花夫妻’这个名字。”史先强说,“巡逻后身上挂着的霜花,是我们独有的浪漫。”
他们眼中的浪漫,实际上却暗藏危险。江上的冰缝、清沟,都被连绵的冰疙瘩掩盖;陆上的坑洞、坡坎,在过膝的积雪中难以发觉。一次巡江时,护边员刘建踩破了冰面,大半个身子扎进冰窟窿,幸亏双臂及时撑住两侧冰面,没有沉入水里。暗流湍急,史先强等人用力将他向上拖拽,几人连拉带爬上了岸。
“巡边要求拿上对讲机,至少两人一起,遇到险情能有个照应。”史先强说,界江封冻后形状很不规则,自己曾摔过一跤,胳膊疼得一个月不能动弹。
2007年以来,从边防武警战士到移民管理警察,史先强始终坚守在祖国最北的国境线上——哪里似有冰缝,哪里易有清沟,他的判断都八九不离十。
两年多来,史先强夫妻俩累计巡边步程超4000公里,“我的身后有群众,守好边就是守好国、守好家。”
“鸡毛蒜皮的事儿,就是老百姓的大事儿、难事儿”
去年夏天,洛古河村遭遇一场特大洪水。装沙、运沙、垒沙……江堤上大家汗如雨下,史先强连挥几天铁锹,昼夜查看水位,封堵多处管涌,双脚被泡得浮肿。
“快上车,赶紧撤!”水势越涨越大,应急预案随即启动,史先强和沈欣拿着喇叭,挨家挨户组织撤离。
“我得回去!我家100多只鸡,淹了就啥都没了!”撤离途中,村民王英敏突然掉头要回去。史先强和沈欣一把将她拉住:“嫂子你先走,鸡少了,我们赔!大伙儿给做证,咱决不食言。”
回到撤离点时,史先强一身臭泥,沾着鸡毛,手和胳膊上布满被啄伤的小口子,“嫂子你查查,4个鸡笼,101只鸡,少了我赔。”王英敏当场就红了眼眶。
去年抗洪期间,夫妻俩共撤离安置群众98人,与驻地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帮助群众转移价值近百万元的财产物资,全村无一伤亡。
让群众高兴、满意是史先强工作的标准。“小史在俺家吃过几次饭,每次都是电话一响,撂下筷子就走了。”村民姚伟讲起村里的好几桩“案子”,“村里有邻里打架拌嘴的事儿,大伙儿都找小史和欣欣帮忙评理。”
1995年出生的沈欣毕业于吉林警察学院,懂法讲理、用心动情。两年多来,她和史先强每天走街串巷,调解局部矛盾纠纷15次,开展边境法规宣传、反诈宣传120余次。
“鸡毛蒜皮的事儿,就是老百姓的大事儿、难事儿,不能有半点懈怠心理。”沈欣说。一旁的史先强点了点头:“俺俩得努力,才能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