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靖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5日 第 06 版)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
进入8月,虽已立秋,暑热不减,再加上企业复工达产节奏加快,各地用电需求持续提升,电力保供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当下电煤保供工作?如何确保能源运输安全通畅?日前,本报记者搭乘一辆发自皖北煤矿的运煤专列,一路向南,体验煤炭从矿井到电厂的保供之旅。
——编 者
8月20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在水平线以下762米的矿井里,机械轰鸣,矿工忙碌,开采出来的新煤,乌黑锃亮。
此刻,向南435公里的中煤宣城发电厂内,燃管部副主任徐寿友正在等待新一批电煤的到来。“由于发电负荷高,日耗煤量大,需要不断补充库存。”他说。此前,徐寿友已将相关数据发给铁路部门和阜阳的煤矿。按照规划好的“装车日历”,一趟电煤保供之旅即将开始……
出 矿
从开采到装车环环相扣,确保电煤供应
时间:21日13时20分—21日15时11分
地点:刘庄煤矿—颍上站
刘庄煤矿地下矿井内,一路前行,巷道越来越多。目之所及,只有头顶的灯光、地上的铁轨和两侧帮壁上通向远方的各种管道。
“今天整体情况还可以,抓紧点,明天上午争取能装车。”20日下午,记者在矿井中临近采煤工作界面的地方,见到了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生产副矿长李彬。他正盯着控制系统上的数据,不时拿起防爆5G手机说上几句……
循着探照灯的光线,记者看到了两侧帮壁上的煤炭,黝黑发亮。
安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皖电东送是长三角区域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今年6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安徽省内煤电机组超过5200万千瓦,其中包括要向长三角地区提供电力保障的皖电东送机组1354万千瓦,预计总共消耗电煤4000万吨,实际电煤每天最大消耗量接近45万吨。
作为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能源企业,中煤新集公司成立了煤炭保供工作专班,制定了增产保供方案,强化生产环节、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管理,构建较为完善的煤矸分流运输系统网络,提高煤炭回收使用率。1—7月,公司原煤产量完成1286万吨,同比增长9.5%;商品煤产量完成1018.4万吨,完成年度计划55.3%。
21日清晨,装车队队长冯家波早早开始安排煤炭装车了。“要抢在天热起来之前。”冯家波说。
车厢之上,是个像漏斗一样的巨大仓库,连接着输送皮带上源源不断的煤炭;仓库的下方,是个开口,不断把煤“吐”到车厢里。“你抬头看,那个是反冲仓,就是存煤的地方;下面是定量仓,就是个秤。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类型车厢的容量设定好参数,定量仓就能从下面的溜槽处放出一定量的煤……”冯家波一边指挥装货一边向记者解释。
填装速度很快,一节车厢,1分钟就装满了。
太阳升起来,衣服很快被汗湿透。趁他到阴凉处喝水的工夫,记者问:最近工作量是不是增加了很多?
“平常一天一般大约装8列火车。最近我们每天要装10列以上,最多时装了16列。”冯家波说,“现在保证电煤供应是大事,只要矿井开采能力跟得上,我们就努力干。”说着,他又跑进太阳地里继续工作。
13时20分,开往中煤宣城发电厂的电煤专列开始装车。14时11分,专列出矿,驶向了阜阳市颍上火车站。
启 程
车站与煤炭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在运力安排、车辆周转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时间:21日15时11分—21日18时49分
地点:颍上站—淮南西站—合肥东站
下午2时30分,颍上火车站货运站台。颍上站站长杨晓明一边擦汗,一边等待电煤专列;他凌晨3时才睡下,眼里还满是血丝。
颍上站担负着中煤新集公司刘庄煤矿、口孜东煤矿等相关矿点的专用线电煤运输任务,日均电煤装车数达380余辆,外运电煤约2.4万吨。
为了保证电煤列车不压线、不等点,车站与煤炭企业建立了沟通协调制度,动态掌握装车情况,随时根据电煤出车计划,提前安排好发车股道和牵引机车,加快装车、调车进度,压缩车辆停留时间,以最快速度将电煤运到各地电厂。
近期,电煤列车集中发出,颍上站及时向直属站生产指挥中心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汇报,实行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发送,“我们力争在运力安排、车辆周转方面能给予充分、精准的保障。”杨晓明说。
远远地,记者看到专列慢慢驶来……
据了解,自7月1日起,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为期半年的电煤保供运输专项行动,将电煤运输在煤炭运输中的占比提高至70.2%,比上半年提升12.5个百分点。7月以来,该集团公司增加了阜淮、青阜、淮南、陇海等沿线的煤炭装车点直达列车开行列数,日均装车2141辆,与去年同比增加475辆,以有效提升煤运通道运输能力。
15时11分,49节车厢、满载3315吨煤的85417次列车正式启程;伴着“咣当咣当”的声响,车窗两侧的景色缓缓后退。
16时26分,列车驶入淮南西站,要在这里更换车头,进行常规检查。杭州北车辆段淮南运用车间三班工长王哲,早就守在了轨道边。
轻轻一摸太阳暴晒下的轨道,烫得让人汗毛发颤。可王哲没有犹豫,车一停稳,他就拿出工具,钻到货车底部检查,汗水很快就滴了下来。他顾不上擦,专心致志地检查车轮、轴承……
不到3分钟,检查完毕。“一天差不多要检查10列车左右。”他笑着说,“太热,耗体力。”
17时21分,列车驶出淮南西站,奔赴合肥东站……
中 转
列车途中历经机车换挂、货检作业、重新编组等环节
时间:21日18时49分—21日23时32分
地点:合肥东站—芜湖东站—孙家埠站
18时49分,专列抵达合肥东火车站。根据生产班制需要,列车在这里将更换驾驶员。
31岁的列车司机秦洋上车了。
作为2017年西南交大毕业的高材生,秦洋是合肥机务段合肥东运用车间第九指导组司机。接下来,由他和同事值乘这趟列车,驶向芜湖东火车站。
“发车进路信号。”
“绿灯,发车进路信号好了。”
秦洋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和同事仔细核对数据。
很快,列车继续出发。
秦洋本是一名合肥至杭州段的客运司机。近期货运特别是煤炭运输量增多,货运人车供应24小时由原来的70班增加到上百班。因此,合肥客运段从动车运用车间和普通客运车间抽调了70多名骨干员工增援货运车间,承担“客转货”乘务任务。
“我是主动报名的。”秦洋笑着说,“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出车任务。”
21时30分,列车到达芜湖东站。在这里,列车要停留半小时,进行机车换挂和货检作业,有的列车还需要重新编组。
“来了,快!”芜湖东站副站长王军随即指挥工作人员忙活起来。有的开始检查煤炭装载加固情况,有的在快速组织车流。
记者搭乘的是运煤专列,不需要重新编组。为什么有的车需要编组?
王军解释:“有的列车是混装货物,比如一半是煤,一半是其他货物,去向也可能不同,那么这辆车就要重新编组——把不同去向的不同货物分开,再等去向一致、货物一样的其他列车到达,重新拼接起来。”
“平常编组需要3个多小时,现在尽可能压缩在2个半小时。而对于不需要重新编组的列车,半小时以内即可放行。”王军说。
21时55分,列车驶向下一站,也是终点站——孙家埠站。
抵 达
启动预案,加速电煤车辆周转;加强巡检,确保机组设备安全
时间:21日23时32分—22日13时28分
地点:孙家埠站—中煤宣城发电厂
已是半夜,依旧无风,可终于凉快了些。
徐寿友早早来到孙家埠站台,他紧握手机,不时瞄一眼时间。
23时32分,一列货车驶来,车灯打在他脸上:“今天最后一辆,终于到了!”看着站台上工作人员忙着交接货物,他笑了。
作为中煤宣城发电厂燃管部副主任,他最近忙坏了。中煤宣城发电厂目前有两台燃煤机组,合计1290兆瓦,2021年度发电量约61.8亿千瓦时。
今夏,安徽省最大电力负荷达到5935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作为一座现代化新型环保火力发电厂,这里的电不仅面向省内,还面向长三角地区。连日来,中煤宣城发电厂发电量屡创新高,耗煤量、机组负荷率也都随之不断攀升。
往常不到1万吨煤就能维持两台发电机组正常运转,现在每天耗煤量已超1.2万吨,最高峰时达1.5万吨。“库存最少时,只剩下五六万吨煤了。”徐寿友说。
想办法多进煤。与中煤宣城发电厂相隔2.7公里的孙家埠站,暑期电煤集中到达,日均到达电煤4列210车,单日最高到达6列308车。车站协同货运、机务、车辆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加速电煤车辆周转。
“确定到站大致时间点、协调车站车务段和机务段的工作、安排电厂工作人员……每天情况都可能不同。”奔波在电厂与车站之间,成了徐寿友的日常。
孙家埠站到宣城发电厂进厂专用铁路坡度较大,每整列车需要分两次拖入电厂。根据工作安排,22日10时31分,记者乘坐的运煤列车终于到达中煤宣城发电厂。
煤炭13时28分开始翻卸,后经输煤皮带、筛碎设备进入原煤仓,再经磨煤机磨成煤粉后喷入炉膛内剧烈燃烧,加热水变成蒸汽后,推动汽轮机旋转,同轴带动发电机组发电,经升压通过电网远距离传输到千家万户。
中煤宣城发电厂设备维护部锅炉专业点检工程师程卫是位工作了31年的老师傅。今天,他负责厂内脱硫区域的设备检修。
程卫说:“每天都有巡检人员,两小时一次,通过测量设备温度、振动情况,获得基础的设备数据。我们则是集中进行隐患排查。”
从6月20日开始,程卫和同事们的工作节奏从一天一检变成了一天两检。这将持续到9月20日。
“机组长期高负荷运转,再加上持续高温,会带来一些设备的磨损。”车间里机器轰鸣,程卫一边提高嗓门说话,一边拿着各种仪器在设备上比比划划、敲敲打打,测试各种数据。
两个小时忙完,程卫终于直起腰来。此时,他已满脸汗水,“今天情况还不错。”他说。
据了解,7月1日至8月23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发送电煤11.6万车,共计728.3万吨,与去年同比增加161.5万吨,增长28.5%。
(徐靖、陶涛、晏剑锋供图)
本期策划:张彦春 宋 宇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