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蕊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3日 第 19 版)
还未走进礼堂,一阵悠扬婉转的唱腔已传来。进去一瞧,李云正与同事一同排练着吕剧小戏。她身穿大褂,伴着鼓点,缓缓挽出一个手腕花,有模有样。
59岁的李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东隋村的一名村民。此前因年龄、身体原因,她与丈夫常年仅靠几亩农田补贴家用。今年3月,李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了一份工作——吕剧文化传承员。
今年,山东省全面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新性大规模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东营区坚持党建引领,做实做精公益岗从业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全区277个村、社区党组织一方面全面摸排,严格把关,做到人员摸底精准、岗位安置精准;一方面在对公益性岗位的日常考核监督中,积极挖掘发现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服务群众的公益岗人员,将其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与此同时,东营区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公益岗人员提供避暑取暖、歇脚饮水、工作交流等服务。区校企村企党建联盟通过联盟成员资源共享,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公益岗人员的技能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深挖资源,开发出吕剧文化传承员、沿黄生态巡查员、红色文化传播员等城乡公益性岗位。”东营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宝杰说。
如今,像李云一样,东营区已有1677名困难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我们要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释放公益性岗位的‘救急托底’作用,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东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室负责人徐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