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第三批半决赛晋级名单 北京、河北、太原等11个分赛区晋级名单

2021-11-01 11:14 来源:综合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通过链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聚合全球创新节点,旨在打造由单点突破转向多要素协同的全球创新生态。以全新的生态服务体系深度赋能,促进项目孵化落地。为全球创新创业新动能持续提供汇聚尖端优势和科技支持的创新平台。

2021第九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全球半决赛将于11月2-4日正式开赛,截至目前,大赛已于全球范围内累计吸引2160个创新创业项目参赛,全球42个分赛区已完成复赛。经过专业评审,最后一批全球半决赛晋级项目名单现已出炉,总晋级名单将于近日公布,欢迎持续关注~

在科技创新浪潮的推动下,今年参赛的创新项目聚焦于尖端科技和技术创新,智慧医疗、万物互联等领域及行业的兴起,也不断催生出众多集技术原创和硬核科技于一身的优质创新种子。

大赛以科技前瞻的目光,积极探寻各个领域的创新黑马,寻找未来的科技新星及有潜力成为行业领军的新兴力量。此次,针对以上晋级项目,大赛从技术壁垒、研发团队、市场需求、竞争优势等方面邀请了9个晋级项目进行微专访,他们是各自领域的创新之源,也是科技革命的推动力量。以下为项目微专访具体内容。

“冠通”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病变部位精准介入

“冠通能够做到完全不破坏器械涂的同时,较大倍数地放大操作扭力,避免了器械打滑问题,有效提升了机器人对器械的操作精度。”

我国心血管患者人数3.3亿人,且患者人数及患病率均呈上升态势。微创血管介入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穿着沉重的铅服进行防护,导致现有手术过程中,医生的防护率低、且辐射类疾病、关节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随着疲劳感上升,医生的判断力、操作稳定性会随之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冠通研发了微创血管介入技术,采用机器人辅助的方式进行线下操作,能够不破坏器械涂层,同时较大倍数地放大操作扭力,完美解决市场痛点。

冠通的产品应用于泛血管介入,主要面向各级医院的导管室,针对血管介入的诊断和治疗。团队创始人历经了十几年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拥有研发4代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丰富经验。团队成员大多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且具有多年企业内研发运营经验,核心成员均参与过2代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完整研发。由于手术模式和器械的特殊性,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与骨科、腹腔镜类手术机器人在技术路径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在保证不破坏器械特性前提下,保证较高的操作精度是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要求。本产品采用了不同于现有其它血管介入机器人的技术路线,完全不破坏器械涂层,与此同时大倍数放大操作扭力,避免了器械打滑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机器人对器械的操作精度。在细分术式上与同类竞品有很大区别,因而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操作水平和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鼻腔支架项目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强大数据与资料,凭借着对记忆合金材料的科学合理应用,让鼻腔支架在有效性、舒适性、安全性上有了卓越提升。该项目有成熟完备的技术体系,项目操作中实行“专家负责制”,在遵循流程规范的同时,由教授级专家把关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保证产品始终如一的高品质。该项目研究的鼻腔支架产品解决了产品适应症狭窄,异物感强烈等常见难题,与美敦力膨胀海绵、浦易可降解鼻窦支架等同类竞品比有突出优势,可作为鼻腔患者医疗手术的全新升级替代方案。

冠通采用直、分销结合的方式,在充分的技术累积后,产品已得到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目前产品主要布局在冠脉介入领域,未来将拓展至神经、外周血管应用,可以预见项目将拥有广阔的潜在市场与发展空间。

肿瘤AI开拓者:动态三维定性阅片,超声AI辅助诊断

“肿瘤AI开拓者拥有自主开发的AI算法,能够将非结构化数据拟合生成子空间,成功攻克了超声诊疗现阶段的技术壁垒。”

我国超声诊疗设备普及率高达到19万台,服务规模上亿,涉及器官和病种较多,且参与手术量大。中低资历医生仅凭借经验容易漏诊误诊,基层缺筛查能力,导致术后效果不理想。解决该痛点需要三维任意切面定性的AI技术,达到动态实时三维的定性阅片,所见即诊断,但对AI技术要求比其他医疗影像更高,市面上存在着迫切的技术缺口,但暂时还缺乏头部AI公司引领。

肿瘤AI开拓者是一个大牛云集的团队,创始人周俊晖和联合创始人戴冠平清是“清华系”创业者。周俊晖从2015年就开始医疗领域创业,十多年国际影像科技企业管理经验让他对行业有着深刻的洞察;戴冠平在非结构化数据AI算法上深耕10余年;公司医学指导专家上海瑞金医院超声科詹维伟主任,是甲状腺超声领域的顶级专家。研发团队聚焦于小样本,用自主开发的算法将非结构化数据(临床任意位置和方向的超声影像)拟合生成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对应网络进行训练。第一版只采用了临床200张没有人工标注的数据就训练实现了超过70%准确率的AI阅片定性,第二版数据准确率超过80%。作为主要竞品的降维AI定性技术,由于不能实现临床任意影像定性,以基层扁平化需求为主,因而很难大规模推广应用,而肿瘤AI开拓者正是在算法平台和数据技术,产品的3D定性能力及后续术前影像分析,以及大医院到基层医院的全域应用场景这三个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而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目前公司主要针对超声科的设备销售和针对掌超的云端服务,已有超过5家可以实现项目落地的二三级医院,未来规划是进一步发展基于术前影像的AI应用和药物数字疗法,形成诊断到疗法的复合能力AI产品,拓展到更多器官上;另一方面,将药物数字疗法重点应用到脑病药物的市场,从而形成超声智能装备,云端服务掌超,云端数字疗法三大业务。

英飞智药:引领全球自主靶向新药创制未来

“在不显著损失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英飞智药实现了AI加速的百亿级规模虚拟库的快速筛选和基于靶标口袋的三维分子生成技术,驱动全球药物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新药研发技术的兴起,新药创制有了新方向,这也是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战略机遇。根据Evaluate数据来源显示,人工智能和计算模拟驱动新药研发,每年可以节省大量的金钱与时间成本。然而,AI新药研发技术门槛很高,多数AI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和系统的实用性不高,且真正具有AI新药研发能力的公司非常少。当前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仍存在如何准确预测先导化合物成药性、如何设计和优化先导化合物等多重难题。

英飞智药的团队扎根北大,汇聚了国内制药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公司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裴剑锋是北大博导,曾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在新药创制领域有着重要的话语权,所发展的药物设计软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联合创始人张伟林,拥有12年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经验。团队利用AI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尽可能自动且准确地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药物信息转化成结构化的药物信息和知识,识别精度超越大部分同行,泛化能力强,可拓展性广,能够处理有机大分子图像和化学反应图像;团队还开发了基于靶标口袋的三维分子生成模块,该功能兼顾了小分子的可合成性,将可药性和与靶标口袋的精确匹配,为创新药物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团队自2014年开始,在国际上较早、国内率先将AI应用于化合物编码和性质预测等,且项目团队在AI+制药领域相较于竞争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先发优势和丰富的产学研转化经验,此前参与的创新候选药品种,已开发并成功转化给医药企业,在AI药物设计、从头药物设计、多靶标药物设计和基于系统的药物设计领域都具有独特的领先技术和广泛的影响力。

新药创制前景广阔,市场宏大。项目将思考人工智能在创新药开发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继续发展创新药物管线,并且将以降低全球医药工业的新药研发整体平均成本为使命,继续升级团队,完善智能药物研发系统,扩充研发管线,以求更好地服务于全球药企、生物科技公司和合作伙伴。英飞智药也期待在AI+新药研发技术和新药研发管线上,能够取得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点突破。

光合加智慧食堂:智慧校园全生态赋能

“光合加智慧食堂系统凭借金融级技术服务系统的支撑,能够满足校园场景下,交易集中高并发的问题并进行快速响应,能够实现并满足中断零容忍、设备状态可监控的诉求,解决了当前数字转型的痛点。”

智慧校园建设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焦点,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我国约有8万所学校与1.2亿学生,信息化缺口明显,发展潜力大,是一个具有万亿级潜在商业化的市场。目前智慧校园市场存在着信息化领导力不足、信息化建设需求模糊、量化思维待提高、方法工具单一等痛点,用户端和需求方催生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由此,光合加智慧食堂系统应运而生。

项目由建筑设计院、工程公司、智能硬件公司、科学配餐公司等多家业务公司整合而成,具有功能齐全、业务广泛等特点。作为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该系统已经成功克服转型难题,目前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在市场实践中完成了科研成果转化。与竞品企业相比,光合加智慧食堂系统更加注重本地化的运营服务,更人性化与便捷;同时,公司还与阿里巴巴、腾讯、用友等多个上市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享战略资源,在SaaS技术产品、支付交易、供应链业务、媒体业务等方面构筑了强有力的技术护城河,是领跑智慧校园领域的全生态赋能者,在业内具有绝对优势。

项目主要通过跟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从而实现零获客成本,达到快速规模化。目前,项目已在国内多个省份落地,正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逐渐深入三四线小城市,扩大业务范围。项目将在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储备、上下游供应整合等方面集中持续发力,做好供给侧数据化、金融化改革,响应智慧校园革命,完成信息数字化转型升级。

行星数据:聚焦全球领先遥感数据

“行星数据引擎覆盖面广、时间序列完整,且时空分辨率高,能够以有效弥补中国高水平数据少,普及度低,自动化反演,能力和融合算法搭建能力低的市场缺陷。”

截至2018年,我国卫星应用产业链企业数量合计达到4155家,市场呈现扩张态势,但由于卫星技术较高的壁垒,高科技成果无法落地,导致科研与市场脱节,元数据极度缺乏,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此外,由于NASA从1-4级数据有各种分类,中国无法大规模使用,且纯英文以及分辨率受限,导致中国高水平数据少,商业公司的数据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未能有效形成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行星数据是典型的“小而精”团队,团队成员不多但都是由高精尖人才组成,负责把关算法开发、数据运维和产品设计。20多年的历史数据训练集积累与15年的机理模型+ML的融合训练,成功让项目攻破了多遥感卫星数据源的技术壁垒;多学科交叉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使产品获得了独家的数据生产能力,这对于中国卫星应用产业链是巨大的技术支持,为日后在国内大规模应用打下基础。作为得天独厚的优势领跑者,行星数据产品种类齐全,算法精度高,更是提早进入产品化与去专业化阶段,领先业内对手5—8年,是实至名归的行业先锋。

基于多年的创业经验丰富和商业敏感度。 CEO白纯钰亲自带队运营团队。公司未来将开展环境数据个人化业务,面向个人用户定制化使用。打造环境与个人的自动化“活”系统,将环境数据与个人信息融合数字化,构建高质量数据充足的交易生态+算力平台。

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建筑建材低碳系统:一站式解决“碳”资产管理

“通过碳盘查产生碳资产,通过碳资产管理把碳资产转化成为金融资产,提供绿色金融融资服务进行建设让合作各方都成为“卖炭翁”。”

当下,欧盟碳资产管理精细度已经到建材零件和单台设备级,处在“精细到设备”阶段,中国还在城市及建筑、建材、设备的碳盘查,处在“摸清家底”阶段。中国也预计于2030年达成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能耗双控压力巨大,“双碳政策”更是大力开展低碳市场化服务,亟需构建行业全链碳交易闭环。在碳资源管理上,更是存在着盘清碳家底难、形成碳交易指标难、碳足迹追踪难、减碳技术实施难四大“难”点。

碳智城团队由来自国内行业技术源头的教授、博士、硕士和海归团队组成,由两位中国建筑行业泰斗坐镇把关,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城市建筑建材行业低碳领域研究,是行业的技术源头,已达成的长期稳定合作,呕心沥血,集10年积累研发经验之大成,属于行业内领先。团队独创的城市宏观和建筑建材微观结合可视化、信息化碳监测技术,解决了行业碳盘查精准度问题;数字化碳数据库解决了碳足迹追踪问题,为下一阶段解决行业减碳技术落地做好了充足准备。该系统有效解决了政府需求,将双碳政策落地转化为成果,并填补了国内建材市场的空白。

碳智城团队已于2021年在深圳南山区虚拟大学园成立深圳市中天碧姆智城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接下来将逐步在周边省份进行深入推广随着政策深入,团队将优先免费建设+后期碳资产收益兑付模式,开展上下游产业链端的业务,通过申报项目填补国内空白、申报指标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力争掌握行业话语权,掌握行业信息源头,成为业内翘楚。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从根源解决燃料来源

“甲醇在线重整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联用,非常有效地解决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池性能与燃料储运、携带、加注难以兼顾的难题。”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地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备受学术界、工业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聚合物膜燃料电池凭借其功率密度大、能量转换效率高、电池结构紧凑、启动速度快、环境污染小等众多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源、电动汽车、军事等领域,成为各类燃料电池中发展最快、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类燃料电池技术。近年来由于电动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紧迫需求,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技术飞速发展,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的技术成熟度,然而高纯氢气的制备、存储、输运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大规模氢的制氢、携带、补给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燃料的来源问题刻不容缓。

项目团队在燃料电池行业深耕多年,成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学术影响力和产业影响力深远,经过核心团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期十多年的积累孕育出的海得利兹在源头上创新,从膜原材料的结构上进行设计和改性,量产两款高温质子交换膜,对H2燃料中的CO等杂质高的抗毒化能力,可以直接将甲醇富氢气体作为燃料,由于生成的产物水为气态,因而大幅简化了电池的水、热管理系统,解决了燃料储运、携带、加注难以兼顾的难题。且膜的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成本显著下降,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化生产不同规格的膜。目前高温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处于试验阶段,国内主要研发单位包括上海博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但目前两家着重于系统产品集成,核心零部件膜电极还依赖外国公司的供货,供货周期长且价格高。海得利兹开发的电堆发电系统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级产品全链条的覆盖,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同时还解决了核心材料“卡脖子”问题。

关于未来应用拓展,项目将依托核心材料和产品销售进行盈利,将研发重心主要集中在备用电源端与移动电源研发,为产品谋求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5G基站、无人值守基站、离线供电、数据中心和应急电源等。

无锡利普思高性能第三代功率半导体SiC模块:为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提供高可靠性SiC和IGBT的模块

“封装技术对于半导体模块的性能参数至关重要,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模块封装正是利普思目前主攻的技术方向。其中,碳化硅模块封装技术是利普思切入半导体赛道的核心“登陆口”。”

目前为止,由于SiC的成本和产能问题,SiC模块在全球范围内量产不多,除了Tesla有量产一些,包括英飞凌、三菱、安森美等国际企业,都还未形成批量。此外,因为SiC有能耐更高温度和更高电压的优势,对模块的散热能力设计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加上行业内没有可参照产品,SiC目前十分需要正向的开发设计。

2020年1月,利普思公司位于日本熊谷的全资研发中心成立,研发中心拥有20余位日本全职半导体技术专家,平均半导体研发从业时间超过20年。阵容强大的技术团队确保了公司的功率模块技术位于国际前列,日本良好的半导体行业基础也可以为公司团队持续赋能。

在此情况下,利普思重点关注下一代的SiC系统,而对于国内外没有模块封装能力的OEM和Tier1来说,模块的技术水平和成本均至关重要,目前除特斯拉、博世、德尔福等国际巨头公司拥有此能力外,其他厂家均是采购英飞凌等厂家的标准模块,终端产品无法与同行竞争,由此,类似像蔚来汽车、吉利、一汽以及汇川、精进这样的国内企业对于新模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SiC产品目前公司产品具有先发优势,并已形成了系列化的产品平台。

利普思的客户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光伏、工业变频器、风电、智能电网、医疗等等。目前已在氢能商用车市场拿到亿华通和上海重塑的订单,2021年预计交货3000pcs模块,光伏产品也在做可靠性测试,预计2022年会形成批量。而利普斯未来主要瞄准电动汽车和工业市场,而电动汽车主要布局在乘用车,体现了产品的技术门槛和核心价值。传统的工业市场,比如光伏和工控,属于纯量市场,可能会采用代理商分销的方式,当然部分市场也会逐渐开始使用SiC,也有一些定制化产品的需求,这方面在公司的未来市场占比中,也将形成很好的增量。

上海骥翀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自主研发电堆, 抢占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目前氢能与燃料电池尚处于商业化应用的起步阶段,面对行业内共性的问题,企业之间应该通过开放合作以及良性的竞争,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使得燃料电池产品能够在未来脱离补贴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的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全球的能源结构正在转型升级,向低碳量、高氢量的方向发展。氢能源因其来源广泛、高效率、低污染、补充燃料快等特点,被汽车企业大规模应用,行业市场急速增长,预计未来总市场空间将达万亿级别。

我国车用燃料电池市场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阶段,在应用领域已经超越发达果成为新兴翘楚,但是新兴行业也必然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如:电堆作为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产品技术门槛非常高,很难满足市场开发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稳定性车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电堆技术的刚性急需。骥翀氢能作为一家专注车用燃料电池电堆产品自主开发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向市场供应国际领先的高可靠性、低成本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某种程度上破解了这种困局。

骥翀氢能创始人付宇博士及核心团队均来自“中国燃料电池的摇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长于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化经验。骥翀氢能还非常重视新生力量的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以青年工程师为主的90余人团队,研发人员中硕士和博士占比达到69%,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车用燃料电池电堆产品能力的工程化团队之一。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二代产品290的设计和测试验证,核心零部件已经开发完成,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完成200千瓦级电堆样机的开发工作。

骥翀氢能已经完成A轮融资数亿元人民币,项目正在交割过程中。今年年底开始,将主要针对产投启动A+轮融资,寻求生产端的战略突破,公司目前正在拓展交通领域,包括商业车、乘用车、工程车辆、市政环卫等,此外也在与相关的机构研发氢能飞机和船舶样机。除此之外,公司也在重点布局能源领域的应用,近期已经和某能源领域的国企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在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应急电源等领域展开合作,争取抢占行业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再次恭喜以上项目成功晋级全球半决赛!同时,大赛也将持续为参赛企业提供资金及创业服务支持,助力创业者稳步前行!同时,第九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全球半决赛将于11月2日至11月4日正式线上举办,在此预祝所有晋级全球半决赛项目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通过链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聚合全球创新节点,旨在打造由单点突破转向多要素协同的全球创新生态。以全新的生态服务体系深度赋能,促进项目孵化落地。自2013年首次启动以来,大赛已成功举办八届。累计吸引国内外优秀创业项目近10000个,重点跟进孵化项目1000余个,提供培训、金融、品牌、政策、资源、空间、人才等科创服务20000余次。为全球创新创业新动能持续提供汇聚尖端优势和科技支持的创新平台。

END

 

- 指导单位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 主办单位 -

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

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管理管委会

 

- 承办单位 -

北京东升博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策划/执行单位 -

北京东升科技企业加速器有限公司

 

- 战略合作单位 -

-协办单位 - 

 

- 独家短视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