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上海百年古刹沉香阁: 古、雅、净、静

2019-11-11 16:49 来源:中华网

第一部分——古雅净静沉香阁

在上海繁华的豫园,每天游人如织,是中外游客游览上海的风水宝地。从福佑路向南,经旧校场路,向西来到闹中取静的沉香阁路29号,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宇佛阁坐落于此。它便是历经了沧桑变故的著名古刹——沉香阁,是国内著名的一所尼众寺院。

上海沉香阁

沉香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载:进士及第官拜四川布政使的上海豫园主任潘允端时,因奉命办理漕运、疏浚淮河打捞沉船时,意外打捞出一尊沉香观音佛像。相传该沉香观音佛像是隋代物品,系马来半岛赤土国王赠送隋炀皇帝的礼物。不料在运输途经淮河时,船遇风浪,佛像沉入河底。后知潘允端事母至孝,母敬佛,将沉香观音送供奉于潘家祠堂前的佛阁内。 因潘允端为政故,沉香阁明清史上不仅是百姓祈求风调雨顺、消灾纳福的地方,也是上海官员为皇帝、太后登基、生日祝福等举行庆典之地。因此寺内香火兴旺。

后因潘允端的母亲故世,将佛阁交给佛教法师,法师将其佛阁重新扩建,前门增建山门石坊、弥勒殿、中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后为沉香观音楼,另建有鹤轩、禅堂及左右厢楼。规模整齐,古朴典雅,并改名为“慈云禅寺”。

沉香阁现是上海唯一供奉沉香观音的寺院,亦为汉地佛教华严宗的重要弘法道场,整个佛寺占地约三千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石坊、天王殿、大雄宝殿、沉香佛殿等建筑。

沉香阁与中国汉传佛寺的建筑布局基本相同:平面长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

沉香阁的中轴线上,第一进即为山门石牌楼,它四柱三门,重檐翘角,飞檐斗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老先生题写的匾额“沉香阁”悬挂在檐下正中,字体苍劲浑厚,雄奇奔放。因古字无“沉”,沈、沉相同,故“沉”字书写成“沈”字,以示沉香阁之古老。

第二进为天王殿。殿门高悬上海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先生题写的天王殿匾额,字体高古朴拙,典雅庄重。殿内供奉天冠弥勒、韦陀菩萨和四大天王的金像身,法相庄严,因供有四大天王,故名天王殿。

天王殿

天王殿的正中,南面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佛教中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世间教化众生的未来之佛。弥勒头戴天冠,右脚置于左脚上,此为弥勒在兜率天修行时菩萨相,为弥勒真身像,与一般寺院大肚弥勒迥异。北面是双手合十,手捧金刚杵的韦陀菩萨像。

两侧为四大天王,全为立姿,与一般佛寺坐姿不同。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司风调雨顺,能护佛护法,护佑四方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殿门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题写,字体浑厚饱满,古朴庄严。沉香阁为汉地佛教华严宗在上海的重要弘法道场。大雄宝殿正中须弥座上,供奉的是“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梵王、帝释分列两旁。整个大雄宝殿穹顶之上,是精工雕刻的藻井,有348尊金身小佛像围绕卢舍那佛。按佛教《梵网经》经义,象征这所庄严的比丘尼道场,严持比丘尼348戒,条条戒律通佛性。

华严三圣

出大雄宝殿,于天井中,举头望见由赵朴初居士题匾:“南海飞渡沉香大士宝阁”。这便是闻名海内外沉香阁之阁,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飞檐,檐上一个悬空亭阁,东西南全为落地窗,飞檐翘脚,古朴典雅。此谓第四进,本殿主供沉香观音像。底层为丈室,亦称慈云堂,内有赵朴初居士撰书对联:“義海沉思洞明自性;旃檀香风悦可众心”。登两侧的楼梯而上,便可闻到一股悠悠的沉香芬芳,放眼见到阁中央端坐于龛室中的一尊自在庄严的观音像,到此方为真正的沉香阁,沉香阁也以此而得名。

沉香阁

沉香观音由一根上品沉香木雕就,精工细作,线条流畅,造型别致。观音像通体塑金身,呈坐姿,屈右足,右手垂于膝上,左手支撑,头微右侧,作凝思之状。整体姿态优美,花冠璎珞,庄严慈祥,又名“如意观音”,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乃沉香阁镇寺之宝。

如意观音

殿内两侧各摆放十只朱红色藏经柜,柜内所藏为文物出版社1988年影印出版的清乾隆三年刊印的《大藏经》共计7168卷,为流传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大藏经》版本。得到一部大藏经曾是无数善信,终身追求而不可多得的大功德,非寻常之造化。

慈云堂两边建筑:东边供奉明代造像伽蓝菩萨,西边供奉北宋药师佛像,都属珍贵的文物。

沉香阁收藏的文物中,还有收集了大小铜铸铁铸钟9口,表意九九归一,悬挂在大雄宝殿内东面前角的是明代铜钟,另在大雄宝殿西廊悬挂小型铁钟8口,铸造年代分别是明、清年间。

明代铜钟

明、清年间铁钟8口

1959年5月26日,沉香阁由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6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生前曾多次造访沉香阁,以“古、雅、净、静”,这四个字赞叹沉香阁道场的与众不同。赞佛阁之古、雅,叹道风之静、净。

第二部分——高僧大德沉香阁

★应慈老法师

应慈法师(1872-1965年)法名显亲,安徽歙县人,26岁在普陀山出家,后随月霞法师研究《华严经》,毕生致力于宏扬《华严经》教义,对近现代华严宗的传播影响很大。1943年,近代名僧应慈法师应沉香阁住持苇乘之请,驻锡沉香阁,专讲《华严经》,自称为“华严座主”。从此,慈云禅寺(沉香阁)成为应慈法师在上海弘扬华严宗的道场。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该宗又称“贤首宗”。华严宗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一微尘映世界,含无量世界,一瞬间含永远,宣传“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顿入圆融”的思想。

应慈法师是位爱国爱教的佛教界代表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分别担任过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及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之职。

应慈老法师常自律为“四壁有经皆可读,一年无日不参禅”。1965年,93岁的应慈老法师在沉香阁圆寂。1985年,沉香阁建立了“应慈法师纪念堂”,纪念堂的两边由真禅法师题的一幅楹联:“直示一真法界,曾讲三译华严”。此事也得到朴老的关心和支持。朴老在视察沉香阁时,看到了刘旦宅画家为应慈老法师所画法像由感题赞词:“教海华严,宗风临济;拂举放光,心空及第;朗润之姿,清华之气;见相非相,入不思议。”

应慈法师纪念堂

1985年,明旸法师为纪念应慈法师圆寂二十周年题词一首:

佛学耆宿仰应公,德重道高四众崇。

一片丹心爱祖国,大悲宏愿护禅宗。

经谈般若真空理,教演华严玄妙功。

二十年前撒手去,今朝又显六神通。

在应慈老法师圆寂二十周年时,时任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的真禅大和尚为应公题诗:“昔年侍座执巾瓶,听得晋唐三译经,双履久悲人寂寞,一篇常记语叮咛。西方原不殊华藏,北斗今犹仰德星。此日拈花重一会,千枝五叶共芳馨。”

★ 观性老法师

沉香阁原住持观性法师,俗姓趙,名蟾君,1941年剃发为尼。

三中全会后,1990年,沉香阁落政,回归佛教怀抱,邀请年过八旬的观性法师担负修复工作,历经五年整修,沉香阁又重现当年恢宏,百年古刹得以再续辉煌。1994年,沉香阁隆重举行沉香观音开光暨观性法师升座典礼。

观性法师是当代上海老一辈尼众杰出代表,曾先后当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咨议委员会主席、荣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咨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委员、原南市区人大代表、黄浦区人大代表。

观性法师为绍隆佛种,培养僧才,创办上海佛学院尼众部,为尼众培养僧才,至今已培养十四届毕业生,诸多学生现已成为全国各地佛教弘法的栋梁,亦有弟子远在美国,泰国等地,弘法四方。2011年,享年100岁的观性法师在沉香阁圆寂,功德圆满。

★ 定慧法师

定慧法师传承观性法师的衣钵,在沉香阁多年辅佐观性法师宣教华严宗教义,并管理寺院的日常事务多年。2012年6月2日,沉香阁隆重举行定慧法师升座典礼。定慧法师现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以及上海市政协委员。

第三部分——谋求发展中的沉香阁

现在的沉香阁,在定慧法师的住持下,僧尼们道心淳厚,戒行清净,修行精进,道风正气,四众所向。沉香阁以其“古雅”独特的尼众寺院风格,以珍贵的佛宝沉香观音,以清净的道风,扎根于广大佛教徒心里,闻名于海内外。未来的沉香阁将以加强道风建设、推进文化建设为发展方向。地处豫园地区的沉香阁,历经了百年风雨洗涤,如今屹立在上海黄浦江畔,吸引着许许多多海内外佛教徒,和来来往往的游客前来朝拜和游览。晨钟暮鼓,这座繁华都市中的百年古刹——沉香阁,已成为广大信众祈福消灾,寻求心灵依托的一片净土,为上海的文明和谐作出了它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