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完善信用记录

2014-07-10 07:58 来源:人民日报
    不留死角盲点
 
    本报记者 朱剑红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7月9日共同举办了题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闻发布会。
 
  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来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诚信的问题。比如说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学术不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为统筹和协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据田锦尘介绍,这个机制形成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编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推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推动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工作,推动地方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营造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众多工作中,最关键的是什么?田锦尘表示,《纲要》的发布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顶层设计。《纲要》中涉及的内容,包括四大领域的重点任务等都是非常关键和非常重要的。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使我们的信用体系建设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发展结合起来,这就是规划中提出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机制。“要通过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一种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社会氛围,来提高我们全社会的诚信水平。”
 
  田锦尘介绍,从激励方面,要营造一个守信光荣的舆论氛围,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中也要深化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对诚实守信的自然人和市场主体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从惩戒方面来看,要进行行政监管性、市场化、行业性以及社会性的约束和惩戒。比如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方面,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的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的退出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结合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
 
  金融领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中
 
  关于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张子红介绍,在金融领域,我们已经组织金融机构建立了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现在正在和银证保等几个方面合作,怎么样能够把这些方面的信息和银行的信息融合,形成一个在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这方面的工作正在推进中。”
 
  田锦尘表示,在原则上,所有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在经济社会中涉及信用的问题,都应该纳入到信用记录之中,不能有死角和盲点。假如有一些涉及信用的活动,不纳入到信用记录中,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道德风险,会有人钻空子。在技术和工作方法上,要进行周密设计,使征信系统能够覆盖社会成员所有活动的方方面面,不留死角。这就要求,我们的信用信息系统覆盖面要比较广,信用服务机构要比较健全,从业人员要有比较高的素质。最后,对信用信息要进行严格的分类监管。既要做到信用信息的全覆盖、全应用,同时也要对个人、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应有的权利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情况下来使用这样的信息。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0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