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平常心(体坛走笔)
——罗建文围棋二三事
陈 昭
深夜,在远离故土万里之遥的地方,突然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原中国围棋队副总教练罗建文七段与世长辞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夜不能寐,忆起老罗点点滴滴的往事,恍如昨日。
1985年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我在海外版体育版当编辑。凭着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股劲儿,我向当时海外版总编辑袁先禄建议,可否在那时只有1/4版面的体育版上每周刊出一个桥牌专栏和围棋专栏,这在当时国内综合性大报中尚无先例,更何况是党中央机关报。未想,老袁一口应允,并嘱咐我,办专栏最好请名家来写,这样才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我为围棋专栏拟了一个栏目“四杰弈经”,准备请那时中国围棋界资格最老的陈祖德、王汝南、罗建文、华以刚4人为专栏撰稿。听人说,罗建文为人随和,最好讲话,并且他当时是国家队副总教练。在训练局大楼围棋队办公室,见到老罗,甫一提出,老罗非常爽快地答应下来,并说,这是大好事啊。党中央机关报弘扬国粹,宣传围棋,我们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没多久,“四杰弈经”和“杨小燕桥牌”专栏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和读者见面了。当时通讯手段尚不发达,我只好每周骑车去国家体委和训练局,分头取回围棋和桥牌的稿子。罗建文当了我的联络人,催稿等事,我都打电话给他。
专栏刊出不久,编辑部接到了不少读者来信,给予了不少好评。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办了中国围棋名人战,这是后话了。
一晃,岁月走过了30个年头,名人战也已经三十而立了。记得名人战比赛常和罗建文一起出差,每次列车开动后,老罗就从随身带的手提包里掏出一瓶二锅头和一个铝制饭盒,里面装有他老伴亲自烧的几样小菜。在硬卧车厢哐当哐当的列车声中,他招呼我们一起喝着小酒,侃着大山。夜深人静了,我们悄声说着话,二两白干下肚,平日话语不多的老罗打开话匣子,向我们讲起棋坛掌故和中国围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文革”期间的艰难坎坷,种种悲欢离合,让人唏嘘不已。
偶尔坐飞机出去,到了驻地,晚上老罗依然叫几个人到他房间小酌一番。当我们夸赞他爱人做的菜比饭店还好吃时,老罗微微抿一口酒,嘴角漾出幸福的笑纹。有时喝到高兴处,我们也怂恿他唱两句京戏。他毫不扭捏,像模像样拉开架势,一板一眼唱起来。老罗说,他学的是老生,但又抽烟又喝酒,所以嗓子有时不行。老罗告诉我,只要在北京,周末他都要约上三两志同道合的票友在一起切磋,他还穿上行头,走上舞台去表演。他这痴迷京戏的劲儿,让人羡慕。
最让人感动的是罗建文和罗洗河的故事。罗洗河六岁到京学棋,因无人收留,眼看就要回湖南老家,是老罗毅然决然地收下这个聪明过人的孩子,并让他住在只有十几平米的家里,和自己的儿子挤在一张床上,一过就是好几年,直到国家少年队成立。爱才惜才的伯乐世间不少,但把一个无亲无故的孩子,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家里养育并教他下棋,这样的伯乐实在不多。仅此一事,足以见到罗建文的高风亮节。
下围棋,讲究平常心。罗建文虽然仅有七段,也没有特别辉煌的战绩,但他的为人做事,给我们立起一个标杆,他在生活中事业上始终如一的平常心是最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当年的四杰弈经中几人,除了罗建文,都先后当上了领导,唯有罗建文,直至退休还是国家队副总教练,此外还有一个挂名的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但他活得很坦然、很开心。老罗不为名利所扰,不为金钱所困,甘于平淡生活,活得清楚,活得坦然,活出了一般人所没有的人生高度,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胸怀。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保持一颗平常心殊实不易。平常心,不是让人出世而不积极面对人生。平常心,是让我们更多时候把生活中事业上不必要的烦恼斩断,拿得起放得下,笑看云淡风轻。只有这样,才能在生命里程中走得从容、走得舒坦、走得平稳。
永远的平常心,这就是罗建文留给我们最好的启迪和纪念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1月03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