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黄海之滨的美丽县城如东,国网如东供电抢修共产党员服务队成为国家电网为民服务的闪亮品牌。群众的好评为他们树起了丰碑,经如东县组织的群众评选,服务队先后被评为如东县"十佳人民满意服务品牌"、"十佳文明服务示范品牌"。服务队还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全国电力行业"感动电力"团队提名奖等殊荣。
如东供电抢修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0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十余年来完成抢修任务3万多次,无偿为客户修理内部故障6千多次,客户满意率100%,投诉率为0。他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成为用电客户的"守护神"、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创先争优的"示范队",可谓十年磨一剑。
县城里的"活地图"
10月8日,强台风"菲特"尾巴扫过如东县,一夜风雨后,服务队接到报修电话30多个,队员们在风雨中的抢修任务一个接着一个,一天时间抢修了40多个故障点。"每个队员都要成为如东城里的""活地图",这是我们队员的基本业务素质要求,也是提升供电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队长顾海峰说。
今年3月8日深夜,正在值班的队员缪恒生接到电话:"哎,不好意思呀,大半夜的,我家没电了,麻烦来帮助查一下。"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小伙子急切而又含有歉意的声音,"我们这里是掘港镇青园村四组224号……哎呀,怕是说不清,路很难找……。"
让他没想到的是,10分钟后,服务队就赶到地点将故障排除了。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就是县城"活地图"的佳话在人们中不胫而走。如东县城近年来新城建设日新月异,而老街布局错综复杂,城郊地区又交通不便,而熟悉县城每一处这却是共产党员服务队必备的一项过硬本领。
技术创新"多面手"
"有关配网维护的两项专利申请很有价值,党员服务队这个团队的创新能力不可小觑。"5月22日,南通市专利事务所葛雷所长在如东县公司调研专利申报工作时,对省公司"创新能手"孙德斌的两项创新专利情有独钟。
殊不知,这个平均年龄超过45周岁、平均学历仅高中水平的党员服务队,近年来连摘省市级及以上技术专利桂冠,先后获得4项国家应用专利。去年3月,在省公司举办的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该服务队开发的"多方向调节刀板的电动高枝锯"成果,获省公司优秀成果奖。这项技术,提高了解除树木疯长碰线的效率。随后,该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得知这一消息后,外界不禁惊叹:共产党员服务队员不仅能吃苦,脑袋还蛮灵光,在技术创新方面确实有一手。
一项项国家应用专利接踵而来:无需停电便可完成安装的"磁力固定式驱鸟器",解决了因鸟筑巢造成线路故障的问题,引来同行纷纷前来学习,并获得江苏省技术创新三等奖;针对居民区使用的户外箱柜锁容易生锈的问题,服务队员们发明了户外箱柜电磁防锈锁;针对10千伏线路电容器保险丝易爆的问题,孙德斌发明了微型电抗器,有效限制电容合闸瞬间的初始电流,成为10千伏小电容的"守护神",由此,孙德斌至今保持着省公司系统县级公司专利成果最多的纪录。这些实用技术创新成果,不仅全部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而且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据不完全估算,这些技术创新,每年能为公司节约成本近3000万元。
慈善"微力量"
10月13日重阳节,队员们来到家住掘港镇碧霞六区的康老伯家,为他家检查了内部线路,又将一个备用的煤气罐拉到充气站充满再扛回来。在该党员服务队里,早已形成了主动关爱困难群体、自觉奉献爱心的传统。他们检修线路顺便给老人换个开关,整理一下陈旧的线路,甚至帮助孤寡老人换液化气罐、到药房买药等。他们用并不显著的"微力量",给困难群体带去温暖,传递着供电企业的温暖。
5月28日,如东县供电公司网站上登出一封由党员服务队全体队员发起的《爱心捐助倡议书》,捐助对象是贫困学子陈少华。小陈母亲重瘫、父亲去世、家境一贫如洗。自2010年9月起,队员们自愿捐献爱心,共同资助小陈进入南京理工大学学习,支付他的全部学费及部分生活费。得知小陈母亲急需一笔1.5万元左右手术费后,党员服务队立即向该公司全体职工发起爱心捐助倡议书。短短两天,他们已收到捐款1万余元。
"小玲,不要怕,我们会帮你的。"5月4日,接过党员服务队队员黄向阳塞过来的600元钱,等待做手术的薛玲感到很诧异:这位陌生的叔叔是怎么找到她的?原来,前一天,黄向阳通过广播得知薛玲因脊柱侧弯压迫神经,需要马上做手术,可巨额的手术费用成了她最大的难题。"很多时候,无意间得知的消息,内心自觉就有了帮扶的冲动。自己能力虽然有限,但能献上爱心,我心里感到踏实。"黄向阳如是表示。
据悉,十年来,该党员服务队员先后资助了23名贫困学生、65名孤寡老人,主动与县城17家特困户实行常年对口帮扶。
如东供电抢修共产党员服务队秉持"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工作信条,他们用心服务、积极创新,队员们通过10多年来切实坚定的行动,在履职中不断放大社会责任效能,传播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得到社会认可、群众满意。文/江苏如东县供电公司办公室 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