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专稿 >

厚积薄发 浑然天成--丁素清先生和他的书法艺术

2013-11-01 11: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我结识丁素清先生缘于1995年的一次采访。当时,他在供电企业负责新闻工作,陪我去了一个县级供电局。晚上我俩同住一室,由新闻采访、写作、活动策划旁及读书、写字、做人。相谈甚洽,不知东方既白。

  丁素清,别署写心斋主,1955年生,江苏扬州市人。1963年在父亲丁范阳先生指导下学习书法。50余年来,他读书养气,临池遣兴,兼习诸体,融会贯通。现为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理事长。

  鄙以为,丁素清先生的书法艺术有三个特点:

  取法乎正,醇和素朴丁素清先生说:"我学书纯属偶然,因为父母担心我到河边嬉水发生意外,遂让我练毛笔字。"起初,父亲叫他临《多宝塔》,要求日课大楷百字。父亲说,《多宝塔》庄而不险,法度从容,与颜体《勤礼》、《告身》等传世作品不同,其竖划无夸张弧度,捺划亦无燕尾,只要坚持经年,就能写好字。"整个暑期中,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研墨写字",丁素清先生对我说,不知不觉中,一天不写字仿佛若有所失,写一写字,心里就会舒坦些。就这样,一路走过来。无论是农村插队,还是北方军营,手中的笔从未停过。嫂夫人对我说,他是"不可一日无此君"!丁素清先生说,他学楷书,由颜及柳,由柳及欧,后学钟繇。80年代中期,丁素清先生又醉心于二爨,龙门二十品和北魏墓志,心摹手追,终有所成。早期创作的楷书四条屏《庖丁解牛》,既有唐人的法度,又有晋人的散淡,一气呵成,洒脱之至。作品以横无行,竖有列的表现形式,点划圆劲,举重若轻,给人以逸美和谐的视觉效果。而近年来,他创作的楷书《诗经·蒹葭》四尺对开条幅,融帖学的轻灵匀净和碑学的斩截方折于一炉,结体严整,别开生面,展示了作者极高的书法创作领悟力。

  取法乎古,溯源求本上世纪70年代初期,篆刻家邵长光先生力荐,丁素清结识了书坛名宿张华父、魏之桢、孙龙父先生。由于他们的引领,他明白了写字与书法的差异,明白了学书过程是一个顿、渐合参的漫长过程。自此他的书法创作进入了新的天地。张华父先生为邗上小学名家,有《文字学概述》、《小学百问》等著述传世。"其时,张华老已年逾古稀,精神矍铄,讲说文,讲形意义,示范小篆偏旁部首写法,毫无倦意。张华老嘱他找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反复阅读,反复摹写"。自此,丁素清先生由两汉到秦,由西周到殷商,凡甲骨,金文,籀文小篆,皆悉心临写。90年代中期,西冷印社出版了一套金文鼎铭影印本,他购得后如获至宝,对其中的《散氏盘》、《大盂鼎》更是珍爱有加。"苍天不负有心人",执着的追求,超常的勤奋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四尺对开小篆《秦时明月汉时关》结体端秀,婉通自然;六尺对开1×4通景《散氏盘》临本,古拙朴茂,气象巍峨;金文《书以载道》端庄凝重,力透纸背,其四行短跋,更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取法乎上,意境高远"我习隶书和行草书,得益于魏之桢,孙龙父先生……,魏先生诗文书印俱佳,才思敏捷,目光如炬,评点作品,开门见山,或褒或贬,直截了当。孙先生擅长金石书画,为人简穆,看别人作品(包括晚辈的)总以鼓励为主,偶而也会提醒在某处要稍加留心,然后不置一辞。丁素清先生说:"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忆及当年魏先生,孙先生评点书法的言语,虽有轻有重,其实和禅宗的'棒喝'如出一辙,重者,让你醍醐灌顶般地清醒,轻者,让你在时光流逝中慢慢体悟。"丁素清先生隶书宗汉碑,《张迁》、《华山》、《礼器》、《石门》,均痛下过功夫;行草书宗二王和怀素,熟读《十七帖》、《书谱》、《食鱼帖》、《自叙帖》。其隶书六尺中堂意临《华山碑》写来不疾不徐,端庄厚重,古意盎然;行书《鹅池》仅两平尺,写来神闲气定,淋漓酣畅;三尺整张草书中堂《无我观自在,有佛现如来》,笔法跳越,神采飞扬。四尺甲骨联《观廿四史考历代,学十三行知八分》,行笔干净利落,书卷气十足;六尺对开1×4简书《爱莲说》通景万毫齐力,沉着痛快。读之,可以想见丁素清先生心手双畅之意态。

  采访结束前,丁素清先生说,"我是个读书人,书法仅是'课余事'而已。"他对我说年轻时读书如农妇插秧,于快疾中求广博;中老年读书如旱地打井,于意会处求精深。他精研儒、释、道,认为做人之根本在于"感恩、惜福、积德、奉献。"关于书法,他认为"书以载道",只要解决了"稻粮谋"问题,不必斤斤于名利得失,不要为时风所惑,而要扎扎实实做功夫……。滚滚红尘中能听到这样一番话,犹如一帖清凉散,让人平静了许多。真知灼见,令我折服,丁素清先生诚可谓是饱学之士,通达之士也。文/林爱民 摄/詹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