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专稿 >

用赤诚之心实现强军梦想

2013-09-30 11: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在医学界,每个专业都有自己响当当的人物。提到总参谋部总医院的石炳毅教授,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可是全军乃至全国器官移植技术的领军人物。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享誉国内外、取得诸多成就的军队专业技术二级专家,曾经是赤脚医生。对石炳毅而言,那段行走乡间的经历,在他的人生中是不可或缺的,他由此知道了穷人的疾苦、病人的无助,缺医少药带给这个国家沉重的负担。也就是那个时候,石炳毅暗下决心:要做中国最好的医生!

  于是,他开始了在这个神圣而又庄严的领域里长途跋涉。

  对知识如痴如醉的渴求,是他从未停下的理由。白天,石炳毅在乡间的小径上、草垛边为病人出诊,暗夜里,又在昏黄的灯光下苦读医书。大医精诚,正是他对医学的虔诚,对病人的悲悯,使他从最初对职业的热爱,渐渐演变内化成笃定的信念。

  如果说,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城市里穿上白大褂、吃上商品粮是个了不起的超越,那么,后来考上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总参总医院扎根创业;几年后,在事业发展的最好阶段又走出国门苦读精修,把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经验学到手,带回国,组建中国首个综合型器官移植中心,攻克多例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使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患者重获新生……,这,才更是让人感叹的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进取,是实现价值的必然途径

  “一名医生,救助生命是他的基本职责,但仅仅是让病人活下来,而不去关注他活得是不是有质量,那不是我的追求。”

  说出此番话的,是刚从解放军总医院毕业的石炳毅,而此时他已年过三十。相比很多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同学,面对未来的发展,在年龄上,他并不占优势,可对有过11年临床经验的石炳毅来说,回炉深造让他在医学技术上日臻成熟,更难得的是,他在思想观念上愈加深远开阔。选择来到位于京西北的309医院,石炳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时候309医院甚至还没有建立泌尿外科,他的到来,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快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常见病的治疗和手术操作石炳毅已经驾轻就熟,工作之余,他开始做科研、写文章,渐渐有了一些学术上的成就,但在遇到一些棘手难点问题时,翻遍国外内医学典籍却都找不到最佳答案,石炳毅再一次产生了知识恐慌。

  “医学是知识更新最快、周期最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如果我们不去跟踪学习,研究解答,过不去的坎儿不知哪一天就会耽误病人的救治。”这也是石炳毅最终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

  剑桥大学医学院,是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在剑桥的那一年,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石炳毅,很喜欢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可在心驰神往的剑桥校园里,他没有时间去看那河岸的金柳,更无暇顾及那绿荫下的一潭碧水……图书馆、实验室,手术室……是他去过最多的地方。在这里,好像一切都是新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而这一切,为石炳毅的思维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天窗。他如饥似渴,有时也彻夜不眠,但他却丝毫感觉不到劳累。这样的学习机会弥足珍贵,他只想把国外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全部吸纳进来,回去后好好报效祖国。一直到现在,石炳毅还经常跟年轻医生们讲,要想突破自我,不断超越,就得拿出踏踏实实、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来,瞄准最前沿、最尖端,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才能学有所成,厚积薄发。

  从国外回来后,多家地方医院曾向石炳毅伸出橄榄枝,甚至许以车子、房子等丰厚的报酬,但此时的他早已风轻云淡,他的抱负追求已经达到寻常人无法理解的境界。用石炳毅的话说,是军队培养了我,让我上了研究生,给我平台出了成绩,送我出国镀金,从走进军队穿上军装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把根扎在这儿了。他总是说,庆幸一生做出了三个最重要的选择:选择入党,有了崇高的信仰和追求;选择参军,有了锤炼意志和作风的熔炉;选择从医,有了为人类生命和健康服务的机会。所以,把毕生精力献给党、献给军队、献给病人,就是他今生无怨无悔的选择。

  数不清多少个夜晚,石炳毅在办公室查阅资料到凌晨;数不清多少台手术,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25年的潜心攻关,他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和重症感染两大影响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难题;他主持制定了一整套23部器官移植诊疗指南,并主笔编写了“亲属活体肾脏移植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等8部专著,成为我国肾脏移植领域的行业标准。石炳毅创新的以排斥反应为核心的基础理论,创建的技术方法,规范的诊疗流程,使我国肾脏移植技术水平赶超欧美国家,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前段时间,针对美国等西方同行对我国器官移植现状的误解和指责,石炳毅利用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向国际医学界讲明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进程和现实情况,并撰文美国JAMA杂志,介绍中国政府在加强器官移植技术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具体举措和实施效果,维护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2012年,在获得“中华医师奖”的颁奖典礼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这样评价石炳毅:“器官移植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指南以及与之配套的一些特殊问题的相关指南为使我国器官移植规范化,推动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是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来自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

  18年前,当石炳毅从英国留学归来时,在医院建设一个新型的器官移植专业学科的思路基本成型。虽然这在国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在国内却还没有先例。是墨守成规,还是创新发展?前者,可以平稳进步,但是速度缓慢;后者,必然充满挑战,但是前景光明。经过深思熟虑,他大胆提出组建一个综合型器官移植中心的建议。医院党委经过反复论证,肯定了这一建议的可行性。

  思路清,才能方向明。打破一个旧世界需要智慧和勇气,而建立一个新世界,则需要超强的核心竞争力来推动发展,这就是科研创新。

  石炳毅带着他的团队在泌尿外科的基础上,以肾脏移植技术为纽带,搭建了中心的基本框架。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成包括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肾脏病科、血液病科、细胞移植科、移植研究室和移植ICU等“8个科4个室9个护理单元”的优势学科群,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成为国内外实施器官移植项目最多的中心,拯救了上万名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病人。

  2010年,中心统计移植肾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94.3%、84.2%和75.4%,与美国国家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91.0%、80.1%和69.3%相比,整体存活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肾脏移植技术领域取得具有国际原创性的成就,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除肾脏移植以外,肝移植1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85%与73%,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例肝脏移植患者,至今存活13年,为军队医院和北京地区报告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例。他们在国内首先开展的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采用综合方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石炳毅的努力下,研究所还建立了首个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平台,成为国家对移植机构资质认证和实施监管、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的重要依据。

  这些罗列的数字,是落在历史典籍里的鲜活记忆,它清晰地标记出1987年刚刚成立的一个不占独立病区的小科室发展成为现在多器官移植研究所的成长脉络。

  国家卫生部这样评价总参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数据平台:“为中国肾移植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医学创新不仅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家庭,同时也改变着全社会的思维模式,更推动着整个世界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发展。

  团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保证

  从只有十几个人的小科室发展成为一个有着300多人的技术团队,毫无疑问,石炳毅就是这个团队的灵魂。

  器官移植研究所就像是一部庞大的机器,如何使每个零部件之间相互咬合好,同时最大效能地发挥作用高效运转,是石炳毅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在他看来,“技术相轻”的思想千万要不得,既然成立研究所,各个学科之间只有经常交换意见、交流想法,才能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团队的力量变为可能。

  一位军队院校的年轻教员身患白血病,被多家医院宣告完全无救治可能。石炳毅不经意间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要求把这名病人转到309医院来。有些人劝他:“你又不是搞血液病的,万一这个病人来了治不好,不是砸你们研究所的牌子吗?”

  “地方医院认为救治徒劳而拒收,但对于总参领率机关的总医院来说,为军队伤病员服务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咱们就要试一试,人命比牌子更重要!”

  病人转来后,石炳毅立即找来血液科张永清主任,跟他一起研究治疗方案,并发动自己的关系请来业内专家进行会诊,最后为这名教员成功完成了高难度的异基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这位教员出院时,以一个标准的军礼表达了他对石炳毅的敬意,并在给医院的留言簿上这样写道:“在我生命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有一个身穿军装,肩膀上带着金色麦穗的三级专家告诉我,不能放弃,决不放弃!等我痊愈后,我要把这种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记住,这是中国军人对待生死的态度,那就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永不放弃!”

  一名入伍不久就患了肾脏衰竭的战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辗转找到了石炳毅,询问自己能否重新回到心爱的训练场。在石炳毅仔细询问他的病情后,马上做出了为他进行肾脏移植的决定,并在踊跃捐肾的几个亲戚中,为他选择了最合适的配型,还减免了全部的手术费用。个别医生有意见,认为适当减一点就行,费用全免会减少了科室的收入,石炳毅就以此为例,给全所的医生护士上了一课。

  他十分中肯地告诉大家:“救助这名战士,除了体现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宗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个病例向所有部队官兵传递正能量,有咱们军队医院的医疗保障在,好好保家卫国,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

  后来,这名经过肾移植的战士,虽然没有重返训练场,但身体慢慢康健的他,退伍后选择了一家军工企业,继续为部队服务。由于十分感念石炳毅的救命之恩,感念军队的关怀之情,他年年被评为技术能手,还出了一大批像样的技术员。

  在研究所内部,从医生到护士,在石炳毅的倡导下,每个人都把病人的事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把科室和研究所的建设当成共同的事业来完成,逐渐形成了团队运作的良性循环,这是石炳毅感到最欣慰的事情。

  迄今为止,器官移植研究所在石炳毅带领下,除肾脏移植外,还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肺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7项诊疗项目,成为国内外单中心实施器官移植类别最多的单位。他们成功开展的多器官联合移植,包括肝-肾、胰-肾、心-肾和肺-肾联合移植等,其中肝肾联合移植的10多例至今全部带功能健康存活(最长12年),开创了单中心实施肝、肾、心、肺、小肠、胰腺和多器官联合移植的世界纪录,成果获得了2011年的“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1月1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颁奖,石炳毅代表课题组领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证书。这是总参总医院自1958年建院以来,独立获得的第一个高等级国家级科技奖项,实现了零的突破。庄严的大会堂,俭朴的颁奖礼,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让身着军装的石炳毅眼睛湿润了。那一刻,不仅仅是因为获奖的激动,石炳毅分明看到了当年那个赤脚医生,拎着药箱在田间地头为朴实的农民看病;分明看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外科医生,第一次在无影灯下举起手术刀;分明看到了国际学术会议上,在响起的阵阵掌声中站起来的中年学者;分明看到了那个为医院改头换面殚精竭虑,鬓发已毳的老人。

  石炳毅最爱唱的一首歌是《众人划桨开大船》,他脸上那舵手般的自信像是在告诉我们,强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只有航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队伍无往不胜,走得更远……弓滟安春红

  图注

  人物介绍:石炳毅,男,辽宁锦州人,1951年5月出生,1969年9月入党,1983年9月入伍,现任总参谋部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从医40载,石炳毅始终治学严谨,兢兢业业,先后组织开展了肝、肾、心、肺、小肠、胰腺、造血干细胞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等技术;建立了全球第二大肾移植数据库。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各3项,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师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