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下烟盒美丽“皮囊”
彭训文
最近,一位同事去泰国旅游,路过机场商店时,她准备买一些香烟。让她意外的是,这里摆放香烟的柜台被桌布盖着。待营业员打开,烟盒上印着的都是骷髅、黑肺、烂牙齿,让她恶心得一下就没了买烟欲望。再仔细看几个中国卷烟品牌,也被印上了类似图案。
国内烟盒上也有图案,不过大多是名山大川、历史文物,给人一种“天高云淡”的诗意遐想。虽然烟盒上也标注了警示信息,但多以文字警语为主。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文字的警示作用被图案的诱导性抵消了。同为香烟,一丑一美,给吸烟者传递的信息截然相反。
笔者不吸烟,也不反对别人在合适场所吸烟。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吸烟危害,会对控烟起到重要作用。相关调查显示,中国近70%的吸烟者认为吸烟轻度有害或者无害,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吸烟易导致冠心病、中风等。可见,很多人虽然知道吸烟危害健康,但对于具体危害并不清楚,因此走上吸烟道路。
如何尊重和保障公众对吸烟危害的知情权和健康权?国际流行的做法是把诸如黑肺、烂牙、畸形婴儿、垂危病人等真实、醒目、震撼的图片印在烟盒包装上。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图片把吸烟风险和危害更清晰、更明确地传递给买烟的人,即便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公众也能看得懂,鼓励吸烟者戒烟,劝导想吸烟的人不迈出“第一步”。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改变把烟草制品作为礼品的社会习俗。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采用图形警示包装措施的国家和地区已达百余个,覆盖世界人口过半,其中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图形警示面积大于烟盒正反面的50%。近年来,国内很多人也赞同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案。中国控烟协会去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与没有图形警示的烟盒相比,77%的受访者认为有图形警示的烟盒对告知吸烟危害更为有效;77.2%的受访者支持烟盒包装上印健康警示图形。
不过,控烟多年,国内烟盒仍以文字警语为主。出现这种尴尬的原因,和一些地方烟草业利益有很大关系。在烟盒上印大幅警示图片,肯定会影响烟草销售、影响公司利润。由于烟盒包装设计主要由烟草公司说了算,很多公司在国内销售的香烟,烟盒上以文字警语为主;而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香烟,则“入乡随俗”,在烟盒印上大幅警示图片,造成香烟包装出现国内国外两套标准。
同时,地方上长期存在的“烟叶财政”依赖也加剧了这一问题。一些地方的烟草税收占据财政收入的相当比例,推高了烟叶种植面积、吸烟人群数量。但是从经济上考虑,烟草业不仅挤占了我国本已紧张的土地资源,对一个地方税收的贡献也完全不足以弥补其对当地、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由此付出的补救成本。
要扒下烟盒美丽的“皮囊”,需进一步加快推进烟草业供给侧改革,敢于动一些地方、部门的“奶酪”。不妨从改变烟盒的外观、增加警示图片开始,让国内烟盒不再那么漂亮,不再那么容易勾起购买者欲望,同时适度提高卷烟价格,提升烟草税率,推动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从供给端施加压力,逐步推动烟草业减量提价、深度转型。
可喜的是,相关顶层设计也在深入推进。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领导小组的职能被重新划归,使得履约领导小组进入健康维护方——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从根本上理顺了控烟工作体制机制。
不要小看烟盒,其改革阻力牵涉诸多方面。应该将其作为控烟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在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多管齐下,这样才能真正迎来“无烟中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1月28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