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经济增速放缓也随之出现。一些人士惊呼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撰文直言,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这些观点放大了短期局部困难,更没有看到当前宏观调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正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实在过于悲观草率。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很大。从居民真实收入国际对比看,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21%,仅相当于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的完全城镇化率还不足50%,到2033年前后才能达到70%,实现高质量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依然大有可为。
从财政情况看,上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5%。虽未达到年度预算预计的8%,但目前剩余财政资金应仍不低于3万亿元,对于购买公共服务、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环境治理而言,政府钱袋子仍相对充足。
投资下滑需要警惕,但主要是部分过剩行业产能过剩所致,其中既有周期性过剩、也有结构性过剩,需要甄别对待。不过可喜的是,相对于第二产业投资增幅下降,公用事业投资增速6月份从6.4%升至22.7%,房屋新开工面积也明显增长,表明第三产业和房地产投资有望顶替制造业接力投资。特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味着在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基础上,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为稳增长作出贡献。
此外,从通胀预期看,去年四季度以来,CPI已然企稳,PPI同比跌幅也有所收窄。物价平稳为货币政策预留了足够空间。目前消费短期内对GDP的贡献虽远低于投资贡献率,但随着金融改革、土地改革、户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以及减税政策的不断推进,私人部门投资环境改善,民营经济吸纳高成本劳动力的能力有望提高,从而引致未来收入增长预期形成,这将有助于国内消费的升级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利好长远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正密集出台,制度改革的红利将持续释放。自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六条措施,到央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再到推出减税、贸易便利化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揽子政策,不难发现,兼容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已见雏形。随着市场利好预期的稳定形成,下半年尤其是进入四季度,这些政策措施的累积效果将开始显现。
对当前宏观政策框架,有人或解读为“不刺激”。事实上,中央一直强调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是为了建立可持续的长期增长动力,并不意味着放弃短期、局部、适度的刺激措施。尽管新一届政府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当经济增长触及下限时,政府会适时出台适当的逆周期微调措施,确保经济增速保持在可承受区间内,避免经济的大幅波动。
不可否认,这些年中国已经为单纯保增长的调控思路交了不少学费,如今不可能再重走依靠大规模政府投资、货币超发实现经济增长的老路。但同样可以断定的是,我国也不会效仿拉美部分国家在经济转型期,采用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办法,使经济发展彻底暴露在硬着陆风险之下。
只要按照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思路,措施得当、执行有力,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我国经济完全能够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中国经济不但不会“撞上长城”,还将抓住时机“跨越长城”,使经济发展从低效益保增长之路驶入高质量稳增长通道。
相关链接: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之一:新一届领导的"政策自信"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