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皮肤 还有“软”措施(消费贴士)
安蓝玉
夏季,最容易晒伤的部位就是脸、脖子、胳膊。遮阳伞、防晒服等“硬防晒”措施对这些部位的保护有限。所以,诸如涂抹防晒霜这样的“软防晒”措施便派上了用场。
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产品,其防晒能力通常有两种标示方法。
其一是标注BS(广谱防晒)。有此标识的防晒霜,表示具有抵御伤害皮肤的大部分UVA和UVB射线的基本能力。
其二是标注SPF和PA值。SPF是UVB防护标识,代表遮蔽率。例如,一款SPF30的防晒产品遮蔽率为(30-1)/30×100%= 96.7%。表示在防晒时间内,该产品可以遮蔽掉96.7%的UVB射线。假设人不使用防晒霜时10分钟就会被晒红,那么使用SPF30的产品,可以将被晒红的时间延迟到10分钟的30倍,也就是5个小时。PA则是防止UVA的有效程度指标,分为4级:PA + 、PA ++ 、 PA +++、PA++++。一个加号可以延长2—4倍防晒时间,加号越多,表示防晒效果越强。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认为,防晒指数越高,防晒霜对皮肤的刺激越大。所以,并非SPF后面的数字越高、PA后面的加号越多就越好,防晒指数选择一定要依场合来决定。大部分时间呆在办公室的人群可选择SPF15、PA+的防晒霜,每隔4—5个小时补涂一次效果更佳;喜欢户外出行的人群,最好选择SPF25—30、PA++的防晒霜,每间隔3—4小时需补擦一次;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下,如在海边游泳时,最好使用SPF30、PA+++以上的产品,每隔1—2小时便重抹一次。
有专家提示,养成防晒习惯十分重要,即便是阴雨天气,同样也要擦防晒霜。防晒霜需要一定时间吸收并形成保护膜,建议在出门前15—20分钟内使用。每次取用一元硬币大小的防晒霜,用手指由上至下轻拍至面颊,直至吸收。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