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 >

论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创作--浅谈《中国母亲》

2023-10-10 08:53 来源:综合

        文化是民族的自觉,而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 ,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论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中国母亲》是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创作的一次极具意义的探索。

        民族团结,在新中国历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数不清道不完的动人故事,在今天而言,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中国母亲》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养育了南方孤儿们的蒙古额吉们以及丢弃孩子们的亲生母亲们,二是祖国母亲。江苏的母亲、上海的母亲、安徽的母亲、蒙古的母亲,养育了这些孩子的母亲们统称为中国的母亲,同时,大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也是养育无数华夏儿女的母亲!

        《中国母亲》是一部源自于人民,为人民而创作的故事。

        1943年10月19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解放日报面世。《讲话》发表至今,像是一座灯塔,为我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

        2021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习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提“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再次阐释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方向。

        《中国母亲》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图娅领养三名孤儿后,丈夫意外失踪,在生活万分艰难的情况下,图娅以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抚养孤儿长大的故事。作品聚焦了养育孩子们的母亲群像,用小人物折射了大时代。

        《中国母亲》是文艺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一次宝贵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渗透了年轻受众群体的方方面面,商业化的信息裹挟着各种意识形态呼啸而来,传统的主旋律文艺创作陷入低谷。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去创作更容易让年轻受众去接受,进而将主旋律文艺创作催生出新时代的艺术生命力已经迫在眉睫。

        世界上没有新鲜的故事,但是永远都有新鲜的嘴唇。《中国母亲》著作者张慕水从资历来讲并非专家,从年龄来讲也可以说是九零后的典型代表,以往著作不仅有《影视调色学》之类的学术研究,也有《蒙生》对“沂蒙精神”的探索,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作者把艺术创造力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的努力与尝试,他用年轻人的笔触去讲给年轻人听,让年轻人接受,真正做到了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国母亲》的创作无疑是值得鼓励的,也是一次宝贵的实践。

        二十大以来,新时代文艺创作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守正创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理念努力创作出更多经典的艺术形象,更多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