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过。新时期、新阶段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积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内涵,她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为:杨铎成老师在黄山艺术学院的实习基地现场指导学生陶艺创作,授予陶艺知识。您看,大师教的仔细,学生学的也认真。
皖南早期地处吴越,宣州窑作为皖南地区一代名窑,显然带有了吴越文化特征(属越窑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她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一个代表,更是安徽省和宣城地区的一个品牌和形象。如今,宣州窑烧制技术能重新复活与再现,不但是对千年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也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匠人”对文化的追求与自信,杨铎成表示。
宣州窑的历史
据记载,“宣州窑”一词最早见于清代蓝浦著录的《景德镇陶录》,该书对宣州窑的起源情况记载不很详细。该窑作为史料记载中的一个著名窑场,同全国其他窑场一样,都是以州治命名的。以州治命名窑场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此一命名惯例一直延续到两宋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景德镇陶录》中有这样记载:"宣州窑,元明烧造,出宣州,土埴质颇薄色白。"而在民国《瓷史》中作者则认为:"宣州瓷窑,为南唐所烧造,以为供奉之物者。"但在两部论陶专著中,见解各不相同。唐朝晚期是该窑兴盛时期,还有五代时期,而在北宋时期就停止了烧造。
早期,宣州窑的产品大多以日用瓷为主。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后,人们对宣州窑才开始有了重新认识。该窑最大的特点,在于釉色以青、青黄、酱色、蟹黄色为主。早时,由于皖南地处吴越,所以,这里生产的瓷器,无论在造型、釉彩、装饰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吴越文化特征。据了解,在宣城、芜湖、泾县、宁国等地古窑址就达300多处,重点群窑体达十多处,其中,有八处已被安徽省政府立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地,杨铎成表示。
在宣州镜内,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瓷石和粘土,为制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另外,长江、青弋江、水阳江等江河等也构成了这里便捷的交通网络,加上,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也促使了陶瓷业的蓬勃发展。宣州窑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创烧并得到了发展。追溯其原由,应是在唐末后期,国内连年战乱,致使历史上北方民众的南迁。北方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北方的民俗文化,更重要的是将北方制陶技术也带到了这里,出现了自唐代到两宋期间,这一地区的瓷器在釉彩装饰上不仅流露出了北方民众粗犷的特征,同时,受当地风俗、人文等环境的影响,在粗犷的性格中又渗入了南方民族那种细腻的制瓷风格。
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南、北方瓷器风格与界限,大致以长江为界,南以越窑为中心的青瓷系统和北以邢窑、定窑为中心的白瓷系统,故业内称其谓“南青北白”。皖南地区处于中国南、北方两大瓷器系统的交汇点上,其瓷器烧制除以青瓷风格为主流外,同时也混有北方白瓷系统的血液。明代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有“泻向宣州雪白瓷”的诗句,用以赞叹宣州窑所出瓷器。明代张谦德《瓶花谱》中提有“宣城窑”,并把它与宋代“柴、汝、官、哥、定”等五大名窑相提并论。
宣州窑的风采
杨铎成,第五代陶瓷世家传人,曾担任安徽省宁国紫砂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宁国紫砂工艺厂厂长。现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陶瓷艺术大师、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等, 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美术设计专业(现中国美院),师从邓白、李松柴、陈松贤等教授。其祖父郭义发、外祖父杨义元和父亲、母亲几代人都为“陶匠”,都为陶瓷事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景德镇陶歌中有这样一首诗:“嫩荷涵露透玻璃,缥色何如秘色瓷,昨夜月团新试碾,宣州水桥风洲诗(瓷)”,以此来赞美宣州瓷。
当我走进杨铎成大师的工作室,虽然房间不够宽大,但是,陈放在展柜上的一件件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款式、不同画面、不同颜色等的作品,大大小小摆满了一屋子,特别是那有别于龙泉青瓷、景德镇瓷器的近百件“宣州窑”作品,那种青黄色的“肤色”和那粗犷、厚重、典朴的神韵,让人充分感到了一种悠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此时,一种民族文化的自信力油然而生。
11月26日,在杨铎成老师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黄山市振峰陶瓷文化实训基地(这是2015年6月,黄山学院与黄山市振峰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而建立的学生实训基地,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陶艺人才,推广和“复活”陶瓷文化及宣州窑有关知识),这里的景象与杨铎成的工作室完全不一样,近百名黄山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教授、老师们正不停地忙碌着自己手中的“活”。设计、构图、绘画、制作等等。这里除了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创艺的地方,还为广大学生、老师和到黄山进行书画创作的“匠”人们提供了展示、交流和学习不同派别书画、艺术等的平台。重要的是,这里也是制陶“大匠”杨铎成的另一个制作、烧制、教学和展示、推介、宣传宣州窑(瓷)工艺作品的又一个场所。
曾朝兵是一个有着特定陶瓷情怀的人,也是实训基地的负责人。他说,他非常喜爱宣州窑的制陶技艺,因为它的釉色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相比龙泉瓷、景德镇瓷、白瓷等一些瓷器而言,少了一点新颖、典雅、端庄、秀美,多了点汉代和战国时作品的粗犷、大气、厚重和质朴感。而且,上述名窑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下都得到了很好发展。而宣州窑烧制技艺则是在90年代中期杨铎成大师经多年潜心钻研、开发,才重新获得“新生”的,具有地方窑(州治命名)的代表性,浓缩了地方窑那种浓厚、沉稳、庄重、厚重等的特有精髓。目前,也是宣城、宁国地区重点打造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
传承与创新
据黄山艺术学院讲师吴建安介绍,这个实习基地的建立,最主要的是有了杨大师这个陶瓷“大匠”的参与,不仅为广大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习地方,重要的还在于能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并掌握陶瓷技艺的烧制、制作、釉色配方等许多方面的技术知识,说的上是一个对传承、研讨、创新和发展陶瓷技术等文化的一个“摇篮”,也可以说,杨大师称的上是宣州窑传承、复活、开发的“第一”人,是宣州窑烧制技艺的代表和安徽省陶瓷技艺方面的一个品牌,作品得到了多位国家级及省级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赞赏。他不仅破解、继承、延续和掌握了釉色配方、烧制技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同时,他还了解、掌握了“龙窑、推板窑,辊道窑,柴窑”等众多窑口(炉)工艺的设计、建造等不同技术。另外,他在绘画、造型、制作,原料配比、制模,烧成等方面也有很强的功底,特别是他的“跳刀”手法,对连续、深浅掌握非常有度。可以说,在制陶工艺上是一个较全面和有着一定素养的陶瓷“大匠。
图为:杨铎成大师正与黄山艺术学院的讲师吴建安交流有关陶瓷艺术作品的构思、设计和创作心得。瞧!俩人正津津乐道地品味着宣州窑作品的内涵呢!
在采访中,一位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告诉记者,杨铎成老师是一个对陶瓷艺术特别“钟情”的人,对陶瓷技艺非常钻研,为了准确了解宣州窑的相关烧制技术,他实地考察、走访老窑址、博物馆、古玩市场,多方收集与宣州窑有关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对实物与残片的分析对比、试验,他不仅掌握了宣州窑的造型、装饰、釉色特征,还从中获取了原料配方、成型方法、胎体烧成的温度等参数。另外,他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还大胆创新,对宣州窑胎料和釉色成分作了调整,以更适合现代人审美取向。在装饰手法上,他充分运用手波纹、跳刀纹、浮雕纹等技艺手法,把纹饰与图案有机结合,使层次更为丰富,特别是他的跳刀技术,采用了立刀、侧刀、斜刀等不同手法,体现出了不同效果,没有一点“硬功力”是不行的。同时,他在研究历代器物造型不同风格时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先后设计、创作了近200个宣州窑作品,这些造型器大、饱满,霸气中藏有朴素,并带有明显的汉风汉韵遗传基因,还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因此,他的作品《盅口大佛瓶》、《大汉遗风纹饰瓶》、《双耳尊寿瓶》和《汉时雄风罗汉瓶》等等在国家、省级展览会、博览会上分别获得了近二十项各种金、银等大奖。
“宣州窑不仅是安徽省的历史名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品牌形象,也是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研讨、开发、发展好这一陶瓷技艺,相信对我国陶瓷艺术文化的继承、推广、研究、开发会起到较大作用,意义非凡,也是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中国文化,筑造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应值得发掘、研究,并在新时期的助推下尽早让它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余晓华 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