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艺术 >

严有宏的艺术人生(3)

2014-03-28 15:02 来源:中新网

  人们在谈论艺术作品时还常常会说,这首乐曲简直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者说,这幅画简直像音乐一样迷人。这些术语或用语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性的描述或比喻,而是出自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这种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说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某些绘画性的内容。音乐与绘画之间存在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音乐是人们互相理解的桥梁;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

  鉴于音乐是表达“情绪”的艺术,是表现人类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从心灵直达心灵的艺术。毋庸置疑:音乐时常是可以激发画家的创作欲望,画家往往由此得到启发联想,触发起创作灵感的。

  在绘画创作时,喜欢借助音乐的启发和烘托的画家,中外画坛为数真不少。传说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达芬奇,他的那幅《蒙娜丽莎》就是从音乐中汲取灵感,尤其那个神秘的微笑,就如同音乐中飘忽迷人的旋律;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曾说:“音乐常常赋于我一些伟大的思想,当我听到音乐的时候,我就非常想画画……”。

  再如抽象艺术的先驱康定斯基是第一个真正从内在情感关联的角度尝试将音乐展现在画布上的人。他在1910年创作出有如色彩的音乐般的第一批作品,如《哥萨克人》等。他认为:每一个形体都有一个自己的内容,都在向人们倾诉着,他把这个内容称之为内在的“音响”;而它们在形式之间建立起的和谐,他称之为“伴奏”。他指出,抽象艺术家就是要去揭示并学会利用这些内在的“音响”,去不断地研究形式之中的那些独特的“音响”和“伴奏”所具有的丰富表现力,也就是点、线、面,以及色彩本身所传达出来的某种心理感受,还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像音乐一样,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和谐与震动,康定斯基的绘画依然保持着剧烈的节奏感。康定斯基探索着为绘画与音乐之间,构建起一座奇特的桥梁,用一幅幅画作来描绘一首首乐曲,让人们既能“聆听”绘画,也能“描绘”音乐。

  当画家用画笔,像音乐家那样用指挥棒调动起音乐旋律,挥洒自如地演奏出一曲曲“艺术族人的心语乐章”时,这种艺种的跨越,仿佛会寻觅到一种成倍放大的心理补偿。画家那种艺术创新欲和成就感,是完全可想而知的。

  追古溯源,传说我国唐代大画家、大诗人、大音乐家—王维。就是一位禀赋过人、诗、音、画俱佳的艺苑高人。文学史上称其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同时,他在音律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上也有着重要的建树,故又被称为大音乐家。有关他在音乐与绘画关系上的言论,年代久远现已难寻觅,但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一次,大诗人、大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馈贈的一幅《按乐图》,很是兴奋,观画后王维说这幅画,画的是《霓裳羽衣曲》里第三章第一段的场景,客人们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大家边赏画边聆听,曲终思忖后,才不得不折服钦佩王维这一特殊的艺术功力。

  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对接,大致有两大类:一种是绘画作品图像直接表现音乐演奏场面,如各地音乐厅、大剧院所陈列的音乐主题油画大多都很精美。

  另一种,则是画家,边沉浸心仪音乐,边挥笔作画,将“听觉上的抽象美”,巧妙地转化为“视觉上的具象美”,其演绎成功的作品也当称之为诗音画。尤其是那些虽无音乐形象,但却气韵灵动充满乐感的绘画作品,则可谓诗音画中的精品。

  堪称中国传奇油画家的陈逸飞,在他艺术生涯的旺盛时期,曾创作过大量音乐题材的成功作品。包括他的成名之作《黄河颂》,及另一幅双连体油画《红旗颂》。就是1971年-72年间由上海市组织的,根据当年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二乐章和吕其明的交响诗《红旗颂》,而集体构思创作的“音画”作品。又都是袭用原乐曲的标题来命名的,这也充分体现了音画交融的创作趋向。八十年代旅美期间,陈逸飞又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家系列”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浔阳遗韵”、“长笛手”、“四重奏”、“竖琴师”等。这些直接演绎音乐的油画作品,达到了诗音画艺术的极致。

  类似的“诗音画”作品,还有油画家詹建俊、叶南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三幅大型油画作品,也堪称诠释音画交融之力作。

  数百年来 以音乐为创作主题,而有所成就的专业画家并不多见,但旅美画家甘锦奇无疑算是走向成功之佼佼者。这与他具有相当深厚的音乐素养背景是分不开的。

  他出生于上海,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钢琴,曾在管弦乐团担任过提琴手。扎实的音乐功底使他在绘画中对音乐家的神情,姿态以及以色彩表现音乐律动的刻划把握,具有独特的功力。画家的画技圆熟、以多层次的纯色交错堆叠出人物与背景,表现音乐四处的流动感,充满自在的浪漫情怀,一切又显得那么和谐优美。

  近年来甘锦奇的音乐油画,已享誉中外绘画界和音乐界;他为上海音乐厅创作的音乐油画《交响乐队》《民族乐队》,及其他多幅表现众多世界级大歌唱家、大指挥家、大演奏家的佳作。被当作“色彩的音符”,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广为推崇、争相收藏。

  在他创作的音画作品里既有大指挥家:卡拉扬、小泽征二、堪第德;大演奏家:盖茨和戴维斯、苏菲.穆特、迈尔斯.戴维斯、马友友、霍洛维兹、高登、希拉莉、奥芙拉;以及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的舞台音容风姿;又有对《管乐与低音提琴》《长号》《圆号》《三重奏》《四重奏》《协奏曲》《叙事曲》等乐器乐曲的具象描绘,他巧妙地将“听觉上的抽象美”,优雅地转化为“视觉上的具象美”,让封闭压缩的画面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敞开与解放。再如齐铁偕的音乐抽象油画,以红黄蓝綠赭五色来表达旋律音符节奏曲调的几幅作品,更是直率鲜明地用油彩画笔来图释演示音乐的探索尝试。

  近期有中央级艺术学院的专家呼吁:要提高当代国民的“感性素质”,我也是很赞同的。我们要打造高品位的幸福生活,当然要同时加强“理性素质”、“情感素质”、和“感性素质”的培养,这三种素质都很重要。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大感觉能力,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大都归属于感性素质范畴。感性能力强的人,对感性需求的要求也会更高。培养感性能力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重要条件,感性素质,它由人的体验能力和对美的追求度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