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艺术 >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2014-03-27 15:39 来源:中国网

    原来现代西方人的审美也不是两千年前,甚至不是一百年前所固有的。他们也是在不断自我否定、改革创新,随着世界发展潮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曲折前行的。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图为:著名画家、教育家何宝森先生)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北京讯:近来总听到一种说法,就是西方正把他们的审美标准强加给中国人。果真如此吗?我一直在思考。

  近来翻阅西方美术史,忽然有所感悟。从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西方审美的沿革变化的轨迹。中世纪的繁缛、俗艳同样记录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之中。在光谱分析等有关光色科学理论和实验完备之前,西方绘画虽然在解剖和透视方面比中国画好一些,但在色彩方面同样缺乏科学原理完全是经验主义的。用历史的观点看它们在当时已经足够好了,但依现代美学原理和科学的视觉科学的角度来看,那时的绘画作品真的也是不够美观的。直到产生了印象主义,科学的视觉艺术把绘画带入现代主义。原来现代西方人的审美也不是两千年前,甚至不是一百年前所固有的。他们也是在不断自我否定、改革创新,随着世界发展潮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曲折前行的。自己尚无固定标准,何来强加于人呐?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我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客观地讲国画的审美和艺术表现力还停留在古典主义的状况。笔者在一个非常正式的研讨会上听到中国工笔画会会长蒋采苹先生讲,她最近才惊奇地发现中国画居然没有自己的色彩学和材料学。色彩学教学借用油画的,而工具材料的制作完全听凭工匠们凭经验,没有精确的量化标准,根本谈不上材料“学”。其实,明智的中国画家早已觉察到中国画古典主义表现方法和国人几乎与世界同步的审美诉求之间的矛盾。但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一个部分人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要保留中国画的所谓特殊审美。说白了,就是把受众的审美意趣拉回到古典主义时代。事实证明这是徒劳的。历史在前进,科学的审美观念一旦深入人心是不可逆转的――当然,用古代的审美玩味前人留下的艺术珍品是另一回事。还有一部分中国艺术家大胆地开创一条中西结合的道路,准确地说是一条使中国画走向现代主义的道路。保留传统绘画的精髓,符合现代科学审美,让中国画成为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人都读得懂的艺术――退而求其次,至少应当让它成为我们自己国家的年轻人能够读懂并喜欢的艺术形式吧!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何宝森(忘山)先生就是认真探索、大胆实践、蔚为大观的开路者之一。忘山先生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以“意临”的方式开始探索用中国画的纸墨笔砚再现印象主义绘画的光彩变化。直到近年,终于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均趋于成熟的中国光墨画。使中国画有了光和色的变化关系,实践了“随‘光’赋彩”的科学理论。一字之差,千古功勋!中国画从此走向现代主义。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对于忘山先生及其光墨画的评价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恐怕也不是我们能做的事。但是我们相信:继承传统精髓,光大民族艺术,为中国画走向现代、走向世界作出不懈努力的人热爱艺术的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美术史不会忘记。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何宝森简介: 笔名忘山,教授,1938年12月12日出生,云南曲靖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更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雕塑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教授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何宝森:臣服科学走向现代(组图)

  1979年组织并参加了“星星美展”,作品“路漫漫”、“贝多芬”轰动中外,70年代创办“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人美术培训班”。80年代创办“民办北京艺术大学”,“民办北京民族大学美术系”分别任校长、系主任,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创装饰雕塑、金属工艺、首饰设计新学科,为国内外培养研究生、留学生,学术著作有《论装饰雕塑》、《论装饰画》、《装饰画的形式美》、《首饰与美》。90年代专门研究中国画之中西结合,创“光墨画法”,出版《何宝森中国画集》上下册,参加了1994、1995、1996、1997、1998,五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受到国内外广泛注目。(文/林伟)(李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