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健康 >

一块25克小蛋糕含17种添加剂 吃蛋糕还是吃添加剂

2013-07-05 17:46 来源:广州日报

  市售蛋糕含有很多添加剂。

  一块25克小蛋糕含17种添加剂

  蛋糕、牛肉干、薯片、饼干、面包等零食,大家经常会吃,但如果知道其使用了多少添加剂,也许很多人会犹豫到底该不该吃?西饼店中的一款香草戚风蛋糕,除了小麦粉、鸡蛋、白砂糖、植物油、水、食盐外,食品添加剂包括塔塔粉、磷酸二氢钙、焦磷酸二氢二钠、乳清粉、乳糖、香草粉、脱氢乙酸钠等,而一块25克的某品牌蛋糕中,竟然含有17种添加剂。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生产厂家存在添加剂滥用,剂量超标的情况,你还敢吃吗?

  一块小蛋糕

  含多少添加剂?

  记者在几家西饼店看到,一款目前较为流行的意大利提拉米苏蛋糕,除了小麦粉、白砂糖、鸡蛋、水、可可粉、黑白巧克力之外,还有植脂液、奶油以及提拉米苏粉、脱氢乙酸钠等食品添加剂,而所谓的植脂液也称液体奶精,奶油是天然奶油还是人造奶油没有明说,可可粉是天然可可粉还是碱化可可粉也不清楚。如果这些原料都不是天然的,说明其中的添加剂可能更多。

  同样,比较流行的戚风蛋糕也是如此,除了小麦粉、鸡蛋、白砂糖、水、食盐外,植物油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而食品添加剂则包括了塔塔粉、磷酸二氢钙、焦磷酸二氢二钠、乳清粉、乳糖、香草粉、脱氢乙酸钠等。这其实并不算多。在超市,记者还发现一款仅25克的某品牌蛋糕,包装的配料里除了鸡蛋、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人造奶油、食用酒精、食用香料外,还有17种添加剂,其中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丙二醇、纳他霉素等拗口的化学名称。这些陌生的名词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添加剂,对身体是不是有害,大多消费者都蒙查查。

  广州食品与健康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子嘉同时也是烘焙行业的专家,他说:“一块仅25克的小蛋糕多达17种添加剂,确实多了点。”他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相关要求,食品企业要把食品信息和营养信息注明在包装上,不过,很多企业未必会将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逐一附录,“太多了,因为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有2000多种。”他坦承,不排除有企业少报或者瞒报。他举例,比如泡打粉,就含有7~8种添加剂,但企业就写一个泡打粉。再比如人造奶油,就有多达20多种添加剂,但企业一般用人造奶油一个名词代替。“国家虽然规定了每100克食品中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标准,但并没有规定只能加多少种,所以,一块25克的蛋糕有17种添加剂可能并不违规。”

  近些年,不少食品安全事件如“苏丹红”、“塑化剂”、“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都涉及到食品中的违法添加行为,很多人认为,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太安全或属于不放心的食品。但陈子嘉强调,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物有很大的区别,添加剂只要在合理的使用剂量内都是安全的。“只是有不少生产厂家存在添加剂滥用或者剂量超标的情况。”
   不用添加剂

  卖相差保质期短

  难道就不能减少甚至不用食品添加剂吗?“可以不用,但卖相差很多。”陈子嘉说,比如蛋糕,主要配料是鸡蛋、面粉和糖,三种配料按1:1:1的比例,也能够做出来,但口味单一,加了膨松剂等添加剂的蛋糕,比不加添加剂的蛋糕体积大三倍,口味多、色泽鲜亮,保质期可长达半年之久。

  再比如塔塔粉,主要功能是中和蛋白的碱味,而且可以令使用鸡蛋为原料的食品颜色较雪白。如果没有塔塔粉,也可以用一些酸性原料如柠檬汁或橘子汁或者白醋来代替,但是使用的分量要斟酌,因为这些果汁的酸度不一。一般说来,一茶匙塔塔粉可用一大匙柠檬汁或白醋代替,但要减少约10公克的蛋白用量。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说,添加剂让食品看起来更美观、吃起来更香,也就是说,特别漂亮的食品难免要加添加剂,“没有需求,就没有销售,这完全是买方市场的一种选择。”他同时强调,长期食用添加剂,对身体还是存在副作用。

  小作坊监管是难点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但对于食品企业的监管,各级政府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以前太放任自流,一个是多头管理事实上谁也不管的状态,一个是由于各种法律法规留下的监管漏洞太多,导致市场实际上失去了有效的监管。”陈子嘉告诉记者,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立“黑名单”,对于那些违规添加禁用添加剂的企业,将纳入监管“黑名单”。

  比如深圳,就即将出台《深圳市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将一些有严重不良信用信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有关责任人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

  对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将进行重点监管,对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动态等级进行降级处理,并建议重大活动的主办单位不选择其承办重大活动。

  但小作坊产品质量监管一向是难点。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邵建明就曾经质询,广州对于小作坊、小摊贩的监管是否有具体管理措施?

  “广州正在立法。”广州市质监局局长梁建清透露,《食品安全法》授权各省级人大对小作坊监管进行立法,目前广东省正在起草相关条例,尚处在征求意见阶段。不过,该局已经依据这一草稿制订属于广州市的小作坊管理办法。等到省级条例正式通过后,将进一步完善并发布。

  旁边报道

  “无添加剂”属误导消费者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因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而防腐剂则可以防止食物在短时间内腐败变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解释,声称“不含防腐剂”、“无添加剂”的产品,其实是误导消费者的一种说法,让消费者产生错觉。其实,防腐剂主要是用来控制微生物传染,有些食品中如果不含防腐剂,食品的保质期将非常短,而且更易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致病性微生物代谢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安全造成威胁。经过安全性评价的防腐剂则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这些防腐剂本身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危害。

  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部主任樊永祥介绍,声称“无污染”的产品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众所周知,微生物、一些化学污染物等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用作食品原料的粮食、肉等从一开始就很难“零污染”,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在真空过程中完成,因此,我们吃的食品很难做到“无污染”,我们能做到的是控制这些污染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5000多项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员对此表示,标准数量多并不一定是好事。王竹天解释说,食品标准过多可能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重复交叉和矛盾,二是过度管理。标准的重复交叉和矛盾,会对标准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不仅让生产者无法找到应当遵循的标准,还会在监管中出现“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的现象,甚至有时还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导致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的局面。他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着手清理当前食品标准,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将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建立唯一强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力图解决这一混乱局面。 文/图记者 梁红举(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