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宪伟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4日 第 05 版)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对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面向未来,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对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处于起步阶段,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从需求侧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我国老年人口消费结构和方式日趋多元化,正从传统的“衣、食、住、用、行”等消费向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旅游休闲等服务消费不断拓展。从供给侧看,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尚不健全,针对老年群体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整体不足,市场主体规模较小、产业能级较低,相关企业产品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缓解供需矛盾,需要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银发经济更好造福老年群体。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开发适老化技术、设施和产品,提升市场规范化水平。大力发展适老生活用品和老年功能代偿产品市场,推动养老服务业与健康、家政、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在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使用习惯,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老年群体对产品和服务真伪、优劣的甄别能力相对较弱,唯有完善制度规范,提高老年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准入门槛、行业标准,督促企业提升售后服务质量,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更好维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提升产品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帮助老年群体更好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比如,老年人使用的健康类穿戴产品,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受到消费者青睐;许多居家养老服务都是通过手机应用直接下单,方便快捷,广受好评。也要看到,现实中不少老人不会上网、不善使用智能手机,相关产品和服务如果一味追求数字化、智能化,反而会给老年群体带来极大不便。这就要求相关产品和服务必须在数字化、智能化与适应老年人使用习惯之间找到平衡点。比如,有的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老人推出不同款式,无需网络也可以使用;有的服务保留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方式,让不会上网的老年人也能有良好体验。只有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上更加精细化,真正以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为本,才能让老年用户充分享受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不久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强调加强规划引导、发展适老产业。全社会携手努力,共同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持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时代老龄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更好发展。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