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8日 第 05 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出更多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 者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立德树人”,德育都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明德育在学校教育和青年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青年可塑性强,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定型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学校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道德培养,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价值理念,等等,为我们做好学生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青年成长才有正确的价值导航,青年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应该看到,社会及各方面对加强德育工作还有更高期待。教育部早在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明确要求: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这就要求学校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增强实际效能,为青年成长注入精神营养、提供道德规范。
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要真正提升德育的效能。未成年学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对其及时有效化解便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学校对德育的重视需要在体制、观念、实施、组织等方面不断改进,要建立评估机制,更加重视效果,不流于形式;更加注重实践、实证、问辩,不流于口号。同时,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要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更多自主修炼、自我成长的机会,从而把德育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为成长筑牢坚实的价值底座,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