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鼎盛人文联通“一带一路”(评论员观察)
张铁
地球已变成“地球村”,正需要再次开启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智慧,激活这一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
文化,可以跨越时空、沟通心灵。近日,几则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再次让人感受到文化无形却强大的力量。
21日到22日,由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140家主流媒体齐聚一堂。上周,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召开,中俄哈签署成立“丝绸之路欧亚文化合作组织”。而刚刚在陕西落幕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印度歌舞《天竺乐舞》、中国舞剧《马可波罗》,赢得观众如潮掌声。
几则新闻,展开的是“一带一路”的文化大图景。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五通”,其中“民心相通”是一个重要支点。民心如何相通?最有力、最有效的就是人文交流。无论是凝心聚力讲好丝路故事,还是开放包容传扬丝路精神,或者深化交流推进丝路合作,都少不了人文这一重要纽带。也只有建立在广泛的人文交流上,经济的交流才有互信,政治的交流才有包容,社会的交流才有活力,“一带一路”建设才有最深厚的土壤。
历史上,不管是穿越陆地还是逐浪大洋,丝绸之路都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人文之路。行走在这里的,有离乡戍边的军人,有口诵圣名的教士,商人驼队带来八方物产,边塞诗人吟哦豪迈诗篇……丝绸之路上出土了大量不同文字写成的历代文书,记录下从未断绝的人类交往。正是如此简单又如此漫长的交流互动,形成了许多文化的基因片段,沉淀在文明深处,表征于日用饮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祥瑞符号中带翅膀的小狮子,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方有翼神兽“格里芬”。
“一带一路”的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有着历史的根基,更有着现实的土壤。北京大学新学期开出40门“一带一路”系列课程,越来越多年轻人沉醉在丝路的语言、历史与文化之中。从重庆、安徽到甘肃、新疆,“一带一路”成为很多地方文博会的主题,吸引了大量外国客商。在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在巴基斯坦、在印度、在印尼,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传递丰富文化信息的同时,更提出大量人文交流的具体举措。这一片广阔的地域,由“人文日新”而至“人文鼎盛”,正当其时。
在“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先生说,丝绸之路不仅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也是一个经济的概念,还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的确,在空间上,丝绸之路始终有着“多极支撑”。从中国、印度,到中东、欧洲,人类多个文明中心彼此呼应。因为丝路的馈赠,各个文明体既保持了个性也保持了活力,在充满开放性的交流与对话中,往往“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这样的“文明互鉴”,正是习近平主席所提“丝路精神”的重要内容。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但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仍然并存,有人认为“并育而不相害”,有人却秉持“文明与野蛮”二分法。不同文化观念引发的博弈与合作,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世界走向。当经济全球化让人们利益相互交融、社会信息化让整个地球安危与共、世界多极化让国家关系兴衰相伴,尤其需要一个文化多元时代的到来。当此之时,正需要再次开启丝绸之路开放包容、互补共赢的古老智慧,激活丝路精神这一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
22日,习近平主席启程前往美国,世界瞩目着中美这两个巨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在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扬、云帆高张之时,美洲还是传说中的“新大陆”。今天,我们呼唤“一带一路”的人文复兴,也希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之下,更多国家和地区能以人文精神提升人文交流,真正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成就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2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