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以会诊式督查赶走空头文件

2014-12-05 08:18 来源:人民日报
以会诊式督查赶走空头文件(评论员观察)
 
    刘天亮
 
  督查相当于为改革提供后期微创手术。它不仅注重“马上办”的行动力,更强调“办到位”的公信力
 
  已到年底,改革的步子不停。不仅各项改革措施仍在纷纷出台,中央对政令畅通的关注也从未消减。日前,中办、国办联合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16个省(区、市),对党中央、国务院近一年来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目的是对加快落实工作形成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央层面派出如此高规格的督查组,今年以来这是第三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办与国办的联合督查行动,不仅关注8个方面、35项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效果,更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纳入进来,十分看重改革一线系统推进宏观目标的能力,比如重点领域改革是否取得新突破,经济运行是否健康平稳,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是否取得进展,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受益。其视野不仅仅停留在政策执行力层面,而是上升到全面检验执政能力的高度。
 
  一直关注中国改革的人,对这样的反复督查可能并不意外。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以这种力度强调狠抓落实,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现实影响。宏观上看,全面深化改革伴随着迅速的简政放权,有没有后手变得重要。微观而言,从改革方案出台到具体政策落地时间大幅缩短,在轨控制成了关键。在这个意义上讲,督查作为改革适配器,至少要达成三个层面的目标:传达“上意”、体察民情、政策沟通。
 
  中央已有明确部署的政策,督查方向就是凸显倒逼压力,防止有的地方“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重点是清除“重发文、轻落实”的痼疾。比如,辽宁省要求对印发的文件执行满3个月后,书面报告工作情况,就是一种很好的制度性压力传导。
 
  看重督查,更紧要的用意,是让改革的鱼儿回到水里去发现问题,以便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用较小的振幅换取较大的改革推进力。这些年引来热议的经济、社会话题,比如养老体系、房地产市场、产能过剩、土地确权等,往往不是一个“缺哪儿补哪儿、哪儿慢推哪儿”就能产生预期效果的简单体系。无论是“最先一公里”设计不当,中梗阻以致照顾不周,还是“最后一公里”不负责,改革的鱼儿都无法长大。正因如此,中办、国办这次联合督查,摒弃了以往“重督查、轻服务”的思路,也慎用一票式否决的方法,而是重视与被督查对象共同会诊,找出真正的问题、发展的症结所在,以更具协调性的政策调整赶走空头文件。毕竟,督查不是为了制造上下紧张,而是要共谋出路,拿一位督查组成员的话说,就是“基层一线走到、真实情况看到、群众声音听到、存在的问题找到”。
 
  这个意义上的督查,相当于为改革提供后期微创手术。它不仅注重“马上办”的行动力,更强调“办到位”的公信力。出于这种考虑,这次联合督查在创新方式上也有抱负,不再是“闭门督查”,而是对督查效果引入了第三方评估和网络社会评价。强调上下一贯的督查,追求与其他部门乃至全社会的横向联合,无疑将获得更大的改革执行力。与非此即彼、只踩刹车的思路相比,与直指其非、不问出路的方式相比,这样的督查无疑会为下一步的改革带上更多体温。拿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来说,既要防止其为官不为而促其勤政,又应“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如此更得人心,更得社会理解。
 
  看地图和旅行,都是认识一个地方的必要方式。看地图能识大局,然而,用脚去丈量政策空间和施政温度,对今天的改革是无法逾越也不可替代的方式。我们不太可能在某天早晨一睁眼,就发现中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我们几年以后往回看,也许就会发现很多地方真的变了。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