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评论 >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用好公共品定价这把“利益切刀”

2014-07-23 08:12 来源:人民日报
    周人杰
 
  价格领域的改革创新只有善用法治思维、民主方式,才能扫除利益的藩篱,切出一道大多数人满意的“好菜”
 
 
  7月3日至20日,北京市就公交地铁调价公开征集民意。10多天里,市民们纷纷通过网站、微信留言等方式发表看法和意见。2007年至今,廉价的地铁正经历“七年之痒”,这样的局面会否被终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起步价多少合适,按里程还是按时间,应当“明补”还是“暗补”……就如同切分蛋糕,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拟定,总有支持或反对的声音。但敞开倾听公众意见,更深层次理解他们的诉求,最终的结果将更加贴近民生、接近民意,这本身就是一种民主进步。而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如何定价,公共品价格之于不同群体意义几何,政府手中这把利益的“切刀”当循何种规则,无不蕴涵着深刻的治理理念。
 
  先说北京地铁。绿色出行,值得鼓励,全程2元,也是好事。问题在于,“一刀切”撒胡椒面式的补贴,不辨贫富、不分远近,过去7年累计投入931亿元的财政负荷,挤占民生支出的比重竟达到了7.9%。票价结构如何调整,才能更利于民生投入之间的均衡,更利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确实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如果这场讨论的结果,倾向于地铁票价的结构性调整,那将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则每人次五六元的营运成本有望弥补,一则上班族、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定会增加。这就要求最终方案必须细化,周全施策。比如配套的通勤票跟得上,定向的补贴发得出,与价格相称的舒适度、安全度能提起来。运用“利益切刀”协调好不同群体间的冲突、诉求与底线,达到总体出行效益的最大化,考验着现代都市的治理者。
 
  价格杠杆用得越好,区分度越清晰,目标市场定位就越准确。北京力推的“定制公交”,以需求的预订为基础,在特定的小区域间开行商务班车,票价10元左右,却极大便捷了远离常规线路的群众出行。相反,价格不准确、管理不完善,民心工程也会变成闹心工程。一些地方的公共自行车形同虚设、破败不堪,投入的数亿元都打了水漂,原因之一正是定价失衡,使得不少人低成本占车不还,站点还无钱维护。
 
  这提醒我们,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公共产品,公交定价即便不能全按市场之规,也要体现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体现供给与需求的对应。实现平衡与对应,一是要切好公益与私利的边界,比如节假日高速免费的政策,照顾了民意、降低了车主负担,却造成了“高速停车场”的严重拥堵;二是要切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比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的浮动,多少合适,油价的波动谁说了算,均待制度化厘清;三是要消除地域之间的隔阂,比如正在试点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的公交一卡通,将有利于流动时代梦想的顺畅流转。
 
  “利益切刀”能否公允,不仅取决于手腕的灵敏,关键还看持刀之人是否出于公心、持正而断。这就要求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的政府定价,按照三中全会的改革指向,“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始终放在阳光下操作。一些地方的“逢听必涨”,有时候并非没有依据,只不过缺失了民主讨论的环节,群众难以买账。价格领域的改革创新只有善用法治思维、民主方式,才能扫除利益的藩篱,切出一道大多数人满意的“好菜”。
 
  从1819年巴黎街头的公共马车,到1863年伦敦地下的蒸汽地铁,200年来,工业技术的魔方为城市的公共交通淘汰旧的基因、更换新的血液。行至今日,公交定价、公共治理不再缺少技术的支撑,而更呼唤民主与法治的助力。治理理念的求新求变,利益格局的合理公平,乃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