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卫政
●杜绝环保造假的治本之策,是加大环境质量指标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遏制环保造假势头的现实举措,是依法追究造假者的刑事责任
近日,环保部对去年脱硫数据造假的19家大企业予以处罚,环保造假现象成为舆论热点。其实,这在环保业内并不是新闻。环保造假和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造假现象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攫取非法利益,只是普通人对此知之甚少。
以脱硫为例,国家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硫装置的燃煤电厂有电价补贴,以弥补脱硫成本。一个60万千瓦的机组,补贴大概为每年4000万至5000万元。有些发电厂却让脱硫装置白天正常运行、晚上关闭,企业既拿脱硫补贴,又少花脱硫的钱。
利字当头,涉事企业不是想方设法履行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而是费尽心思琢磨如何造假。有的在监测软件参数上做手脚,有的摸准监测设备采样空当大量偷排污染物,有的故意破坏采样硬件……非法手段不一而足。
环保部门并非束手无策,企业的这些伎俩正是在执法中被发现的。针对一些企业的种种欺瞒行为,执法人员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有的还建议政府统一购买监测设备、交由第三方运营。可以说,许多地方的环保部门在与造假企业斗智斗勇。
既然如此,环保造假何以屡禁不绝?
地方保护是首要原因。环境质量的数据事关地方政府形象和领导的脸面,这个数据要好看,企业的排放数据就不能难看;某些企业是地方利税大户,要讨企业欢心,就不能对它管得太严。有的地方,环保数据要由当地领导点头才能公布,真实的数据已成为不敢见光的秘密。在地方保护之下,违法排污企业造假时理直气壮、肆无忌惮。
再就是违法成本太低。一些企业停运治污设施、篡改监测数据,少花的治污成本大大超出一年的罚款,企业宁交罚款,也不愿掏钱治污。环保部门既没有权力关停违法企业,也拿企业主或责任人没办法。在一些地方,环保执法人员连企业的大门都进不去,有时甚至遭到企业人员的谩骂和殴打,肇事者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处罚造假行为,环保部门看上去有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追缴排污费、扣减脱硫电价款、罚款、向社会通报等多种措施,但这些措施只能镇住某些小企业,镇不住那些牛气哄哄的大企业。
环保造假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它就像一粒老鼠屎,容易坏了满锅汤。6月中旬,国务院八部门联合启动2014年环保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执法部门要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契机,对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监测等违法行为出重拳、用重典,对相关企业、单位和责任人严惩不贷。这一声音传达了国家的决心。
杜绝环保造假的治本之策,是加大环境质量指标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倒逼地方政府严格要求企业达标排放,中组部已就此颁发了指导意见,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绿色考核。不过,实施这一办法需要多方面改革配套,实施起来不会立竿见影。
遏制环保造假势头的现实举措,是依法追究造假者的刑事责任。去年6月“两高”颁布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司法解释,新的环境保护法将于明年实施,均赋予环保部门和公、检、法部门从重处罚违法排污行为的权力,对于地方保护也有相当的威慑。下一步关键是要敢于亮剑,善于用剑,抓几起大的造假案件,让全社会都看到环保法不仅打苍蝇,也打老虎。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2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