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赵成11月5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为新一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该组织成立68年来首次由中国代表出任大会主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个会员国的4位国家元首、200多位部长、3000多位代表出席本届大会。当日下午,郝平在大会上用英文发表了就职演说,他表示,“各成员国代表一致推举我担任第37届大会主席,这是对我本人莫大的信任,也是对我的祖国-中国的信任”。
郝平在演说中提出,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大力提倡“教育第一”,推动教育公平。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社会公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积极推动科技与创新互动,使之纳入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使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本组织应坚决反对把科学技术问题政治化,积极倡导和支持跨国的科学技术合作;第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既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纽带和力量,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者、意义和能量的来源、创新的源泉,以及应对挑战、寻找适当解决方案的资源。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又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郝平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须坚持依靠改革。“作为大会主席,我希望积极倡导‘和’的理念。要凝聚共识、推进改革,关键在于‘和’”。他还特别提到两千多年前孔子关于“大同世界”的设想,“这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一个梦想。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世界各国人民有着各自不同的梦想,但所有的梦想之中,有一个梦是共通的,就是希望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和平、更加公平、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郝平最后表示:“本组织的使命,与人类社会的这个共同梦想是一致的。我将全力履职,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重托,与本组织的全体同仁携手为维护世界和平、消除贫困、促进文明对话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奋斗。”
郝平的就职演说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们的热烈掌声。随后,郝平回到主席台,正式主持本届大会,通过了今后两年的预算以及今后八年的战略规划,并投票选出新一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现任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获得连任。
郝平,1959年9月生,山东青岛人,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2005年,调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09年起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6年,目前拥有195个会员国和8个准会员,是联合国在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成员国最多的专门机构,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教科文组织有大会主席、执行局主席和总干事三大核心领导。
中国是教科文组织20个创始国之一。2005年10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主任章新胜当选为教科文组织第173届执行局主席,任期两年。2010年4月,中国候选人唐虔被任命为教科文组织负责教育事务的助理总干事。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活动,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增强代表性和话语权、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学习他国有益经验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科文组织所关注的教育优先、文化多样性、海洋学研究、新闻和信息传播等问题都与中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密切相关。例如,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公约》为改善全球文化传播与文化贸易的不平衡状态,提供了重要依据。又如,中国已经拥有45项经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捍卫中国主权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在教科文组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会主席的中国代表,将负责制定该组织未来两年的重大工作方针。中国将利用这一机遇,进一步深化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继续加大对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力度,并与该组织的广大会员国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消除贫困、促进文明对话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郝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发表就职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