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德国 >

“一区三带” 带你认识北京海淀区(一)

2014-01-10 11: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
  南部的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的生态科技新区、中西部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三句话让你先认识北京的海淀区,带你走进这个科技创新之区、教育“智”源之区和文化历史之区。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海淀作为首都的重要区域,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区域面积43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8万。
海淀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分布
  南部建成区:
 
  建设世界级的中关村科学城
 
  中关村科学城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一个知识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培育基地和高新技术信息交流中心。集聚了中国顶级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7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驻有中国科学院等30多家研究机构,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6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汇集了联想集团、航天科技等高科技企业8000余家,科技创新服务中介机构1000余家。
 
  中关村科学城的总体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主导产业是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环节,加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一批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国家和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学城,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具有现代气息的智能化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力争用5—10年时间,把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世界高端科技人才聚集、企业研发总部云集、高技术服务业发达、科技创新创业和国际科技交流活跃的现代科学新城,巩固提升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龙头地位。该区域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
 
  如今,中关村科学城汇集的科研资源、产业组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力量,是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的核心平台,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区域内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承担了涉及“核高基”、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讯、“大型飞机”等大部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核心任务,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农田和荒野。1953年,随着中科院研究所的进驻,“中关村”开始闻名于世。之后,一座座科研基地在这里出现;一个个研究所在这里安家落户;国家领导人频繁来此视察工作;一大批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院士、专家在这里工作、居住。
 
  2001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决定加快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在高校、企业、政府通力合作的基础上,从社区环境和功能完善的角度整体设计、合力推进。
 
  2010年9月2日,国家首个产业集群基地——中关村科学城首批规划项目正式启动。并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1家单位签约。2011年10月,《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发布……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已经全面提速。
 
  2013年,中关村科学城加快了业态升级,把能够调整和发展的空间纳入科学城政策范围,力争新增89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而今,科学城新的42个重点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约4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已经启动。清华科技园
 
  海淀北部:
 
  全力建设生态科技新城
 
  目前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稳步推进,一大批企业已经和正在等待入驻。作为未来海淀中关村核心区的一个增长极,北部新区将为新企业、成长型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海淀北部地区面积约226平方公里,占海淀区总面积的53%。北部整体开发项目总用地22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约69平方公里。建设时序分两个阶段,近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其中一期工程将建设20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实现新建工程中100%采用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并施工。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从发展、和谐、宜居这三个要素相匹配的角度进行谋划,将园区建设融入到新城建设中。交通上,围绕园区形成网格式道路格局,包括重要的南北交通干线和未来发展的东西交通干线,建设轻轨交通。教育上,一批南部名校将在北部建设分校,实行一校两址,带动北部教育水平的提高。卫生上,规划了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将建设一些较大的卫生医疗中心。
 
  2013年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全面提速,重点规划建设了中关村软件园、翠湖科技园、永丰基地等三大产业组团。旨在吸引一批知名企业和高端产业项目落地;支持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并培育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几个核心领域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目前已累计完成开发建设投资922亿元(人民币),入驻企业600余家,实现年总收入900亿元(人民币)。
 
  今后5年,将完成12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建设投资,实现开复工1600万平方米,力争实现竣工120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园区预计新开复工800万平方米。同步开展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把海淀北部地区初步建成服务设施一流、交通环境便捷、群众充分就业、居民生活富裕的生态科技新区。
 
  海淀北部开发将贯彻生态环境优先理念,将合理配比居住空间,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根据规划,该区域约68%的空间为绿地、湿地、农地、生态走廊和城市绿道,绿化面积将占到区域总面积的2/3,同步还将规划建设再生能源发电、再生水厂等配套市政设施,打造绿色建筑示范区。无论是科技产业园区,还是配套住宅,都是低密度的,周边有森林、水系环绕,环境非常好。现在很多繁华城区高楼鳞次栉比的场面,在海淀北部将很少看到。
颐和园法国文化车之夜-黄大无
  海淀中西部:
 
  打造世界高端历史文化景区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现存基本上是从清朝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陆续修建起来的。自辽、金以来,北京西郊即为风景名胜之区,西山以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具有江南水乡的山水自然景观。因此,历代王朝皆在此地营建行宫别苑。
 
  举世闻名的“三山五园”都坐落在海淀。三山五园是指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区域总面积68.5平方公里,与北京古都62.5平方公里的面积基本相当。整个区域“根据文化特征可以划分为以清华、北大两校(清代曾分别为熙春园和春熙院)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区,以圆明园、颐和园两园为核心的文化展示区,以玉泉山、香山两山为核心的文化休闲区。
 
  历史上皇家园林资源高度密集、近代中国教育人文历史资源高度密集的海淀区,积极进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建设。通过挖掘、恢复、改造和创新,将形成具有重要民族文化特征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
 
  海淀将按照文物古迹保护与恢复古都风貌并重、旅游项目开发与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并重的思路,对“三山五园”积极进行文化风貌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力争用3—5年时间使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历史文物保护区、古都风貌代表区和世界高端旅游目的地。进而与科技、文化元素进行组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区域。
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项目坦博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