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德国 >

翰墨情深——海派书法全球行汉堡展

2013-08-28 14: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汉堡豫园,坐落在汉堡文化区。它是上海豫园在欧洲的再现,九曲桥、湖心亭样样不缺,虽然小巧一些,但精致不减。这是由上海派出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帮助建造的,现已成为两个城市的友好象征。今年汉堡大学孔子学院搬入豫园,把它打造成了中德文化交流的中心,正如豫园茶楼的对联所言:姐妹之桥曲径通幽皆入画,友谊之树满庭芳香又催诗。

  8月9日汉堡豫园迎来了友城上海的文化使者,在此举行翰墨情深——海派书法全球行德国汉堡展开幕式。

  下午7时,豫园茶楼群贤云集,上海书法家、上海当代书画院执行院长杨定彪一曲长笛拉开了海派书法全球行汉堡展开幕式的帷幕。接着,汉堡侨界用传统扇舞表达了对上海书法艺术家们的热烈欢迎。开幕式由上海书法家、豫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颂宪主持。

  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康易清博士(DrCarstenKrause)首先致欢迎词。他介绍了汉大孔子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中德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今年5月底中德双方政府共同开启了“中德语言年”活动,“唱”、“写”、“说”是孔子学院的口号,上海书法家们的到来,海派书法展的举办,成为“中德语言年”活动的高潮之一。希望通过书法展示活动,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接着中国驻汉堡总领馆王阿玮女士代表杨惠群总领事致词。她说“翰墨情深”这个展名取得好。书法不仅仅是中国古老书写技法的传承,也应该是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感的传播和

  传递。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相信中国的书法艺术一定能够在德国朋友中找到共鸣。

  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家代表团团长周志高做了热情洋溢的答谢讲话。他说海派书法走出国门,走进汉堡就是为了促进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他特别强调上海与汉堡是多年的姐妹友好城市,这次上海书法家代表团带着上海市民的友好情意,将为勤劳智慧的德国人民、汉堡市民展示充满中国传统魅力的书法艺术,让当地的艺术家,书法爱好者通过海派书法艺术来了解中国,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的上海新貌,从而增进两个姐妹城市的友谊与发展。

  开幕仪式结束后中德艺术家现场铺纸挥毫,进行书法表演,“共写一页篇章”。这是开幕活动的高潮,大桌前挤满了观摩、拍照的观众。双方艺术家们各以歌德诗句和孔子论语词句为内容,合作书写了精品力作。中德嘉宾目睹了这一过程,气氛非常热烈。现场表演的德国书法家叫翁波豪温(PeterUnbehauen),曾出版德文书法专著。他对观众介绍了德文书法的特点。德文字母是拉丁字母,其来源可追溯到希腊文字乃至最早的腓尼基字母。书写用的扁笔则要比毛笔硬一些。汉堡书画家谭绿屏尝试用德国扁笔写下“海上明月天,豫园香墨地”的诗句,引起观众一片称赞。

  书法,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的精髓,承载着中国悠悠几千年的历史,而汇聚各国文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所孕育出的“海派书法”更是独具匠心。这次展览共展出55幅名家作品。其中有吴昌硕、康有为、孙中山、张大千、于右任、蔡元培、徐悲鸿等近现代已故海派艺术大师作品30幅;有周慧珺、周志高,戴小京、李静等当代书法名家作品25幅。这些精品佳作运笔多变,书体各异,足以代表中国近现代顶级书法的艺术水平,在中国近现代书法的发展史上也具有较深远的影响。观众们有幸享受一场弘扬中国“国粹”艺术的盛宴。观众们不但能体味作者的审美意趣,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带来视觉的美感与心灵的共鸣。

  海派书法展引起了德国朋友和汉堡华人的热烈反响,100多名嘉宾前来参加开幕式,其中包括德国同济校友会副会长、德华旅行社总经理沈国强,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耿保生,年届八旬的德华著名作家关愚谦,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作家美术家谭绿屏,汉堡新时代艺术家基金会会长史文娟,汉堡中文学校教务长房曼莉等,甚至有远在柏林的书法爱好者闻讯赶来,与上海的书法大师们切磋交流。

  海派书法展这项活动2009年由上海书协发起,已经先后赴联合国、日本进行展览和推广活动。本次汉堡站作为海派书法全球行的一站,是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汉堡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的。一向热衷于支持中德文化交流的德华旅行社予以活动大量支持并承办了大量具体工作,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尤其是微博等移动社交网络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成功吸引了中外各种兴趣人群尤其是不少年轻人来关注。

  这次汉堡展结束后,上海书法家代表团还将赴维也纳和威尼斯举行海派书法展。高关中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吕颂宪、Carsten Krause、Peter Unbehauen现场互动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现场挥毫
中德书法表演交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