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欧洲新闻 >

俄罗斯——探寻首座核电站“零事故”奥秘

2014-06-26 08:0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走进俄罗斯“奥布宁斯克科学城”——
 
探寻首座核电站“零事故”奥秘(第一现场)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陈效卫 谢亚宏
 
  1954年6月27日,由苏联建造的世界首座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开始发电,标志着核电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现实。这座核电站2002年开始“退役”,2004年转型为俄罗斯的一座博物馆和科技馆,更名为“奥布宁斯克科学城”,为人们了解核能继续发挥“余热”。在这座核电站即将迎来60岁生日之际,本报记者走进这座科学城,探访其“零事故”的奥秘。
 
  之所以能保持安全运行,关键是严格按规程操作
 
  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建成仅用了3年时间,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建成之后从未出现任何重大事故。奥布宁斯克核电站能够创造这一奇迹,诀窍在哪里?
 
  带着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俄罗斯物理能源研究院主席团顾问列夫·科切特科夫。84岁高龄的科切特科夫参与了奥布宁斯克核电站从设计运行到退役的全过程。根据他的介绍和记者在现场的了解,在当时的背景下,“举国体制”是实现这一奇迹的最重要经验。
 
  科切特科夫认为,苏联在成功研制了原子弹不久之后,开始规划建设核电站,并将核电站中的反应堆命名为“和平原子能”项目。为方便电能输送和安置科研人员,核电站建在距莫斯科只有100千米的交通线旁。数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高度隐秘状态下日夜奋战,在3年内提前完成了核电站的建设。虽然总输出功率仅为5000千瓦,但核电站的历史从这里开启。
 
  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完整地展示了当年刊载这一消息的苏联报纸和相关功勋人物的照片。可以说,不动用举国的人力和财力,不汇集包括当时苏联核物理领军人物库尔恰托夫等在内的一大批权威专家,就不可能有这样的速度和质量,“世界第一”就不可能实现。
 
  “严格操作和管理”是必须恪守的全天候准则。讲解人员介绍说,之所以能保持安全运行,关键是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随着核电技术的成熟,核安全的保障与人的因素存在巨大关联。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有关人员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所致。今天无论是记者采访还是普通游客参观,进入奥布宁斯克核电站之前,都要“全副武装”,繁琐地换上“工作服”。
 
  核电站完全“退役”,需要十几到几十年的时间
 
  讲解人员指出,奥布宁斯克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为20至30年。1984年苏联曾决定关闭这座核电站,但廉价电力的大量需求使其超期服役18年。这18年的延寿运行虽在保守设计的许可范围内,但工作人员加大了定期安全检查的力度。在退役之前的最后几年,核电站的反应堆主要用作教学研究,避免发生事故。
 
  “安全退役”是最后一关。科切特科夫认为,核电站运行需要谨慎从事,退役后同样不能大意。废弃的核电站与火电厂完全不同,仅仅通过停止核反应堆,核电威胁并不能彻底排除。拆卸、运走燃料棒等辐射物质,清理内部设施,都是复杂的过程。这项工作需要十几到几十年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事实上,核电站退役工作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进行中,目前则在进一步处理核废料,预计2015年完成。但有几个原来安置反应堆的地点辐射量明显超标,最多需再观测70年。“不过我保证,只要你不爬进反应堆,这里还是相当安全的,”科切特科夫幽默地告诉记者。“退役”除了耗时外,也非常耗钱。2008年卸载燃料、2013年拆卸厂房和设备等,就耗费4.85亿卢布(1卢布约合0.185元人民币)。
 
  科切特科夫指出,自运行以来,奥布宁斯克核电站虽未发生大事故,但小问题却难以避免,如燃料管道出现损坏、冷凝水或反应堆温度和压强过高等,但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迅速解决。核电站强化了“总结学习、吸取教训”机制,避免了问题的重复出现。也正因为如此,先后有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团纷纷前来取经。
 
  俄军事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从减排、满足电量和降低发电成本等多个方面,在确保核电安全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核电建设,是十分明智的。中国核电的快速发展让他印象深刻,不仅能够自行建设,还有余力向海外出口技术。他认为,俄中两国在核电问题上立场相近,两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本报莫斯科6月2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6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