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20日 第 08 版)
德国哈勒城市美景。 |
如今,我已记不清往返中德之间的次数,但每次起降时心中的热切和兴奋,却是崭新又相似的。
2012年冬至,我暂别家人飞往德国。由东向西,窗外的慕尼黑越来越清晰,如果你俯瞰这个国家,会发现一个古老的德意志和其现代标签所带的表象仿佛有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位。
那时的我内心隐隐担忧,我想起海涅那本《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但又掩饰不住兴奋,开始期盼自己未来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可能。
冬季的德国,街道安静,黑白灰是本地人穿衣最常选择的颜色,这让整座城市更显得沉寂而单调,若是见到一场大雪就已算得上足够惊喜了。
学习、生活,逐渐适应和融入当地人的节奏,但是,我和当地人之间仿佛一直隔着一层薄纱,似有似无,彼此之间是礼貌也是“生分”,是好奇也是试探。直到在一个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位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颇为了解的德国人,从明朝皇帝聊到文艺复兴、从三国蜀地聊到巴伐利亚,我们天南海北地聊,认识他之后彻底颠覆了我对德国人人际交往很有距离感的印象。
几个月之后,这个德国人成为我在德国的第一任老板。当他提出要给我一份工作机会的时候,我强压住自己开心的情绪,绷着脸冷静地问清了工作内容和时间。德国老板后来告诉我,当时我淡定的反应像极了德国本地求职者,我笑着回答:“跨文化课程上学的求职技巧还好都留着。”内心深处长舒了一口气。
跟着德国老板,我参加了很多商务和政府活动,随着工作配合度不断增加,他还让我和他一起回中国参加展会。从助理到翻译,再到协调与后续跟进,工作强度不大,但让我有了感受德国人另一种工作状态的机会。以前总听说德国严格遵守工作时长的意识极强,但我的这位老板却在晚上和假期也常常工作,他的许多客户同样如此。当然,完全相反的例子也有,无论事情多着急都严格按照上下班时间来安排。但整体来说,和第一位德国老板共事的经历,让我对德国人的工作方式有了新的体会,也让我意识到:对任何一个国度的简单画像,本质都是以偏概全。这里的人或事并非像一本游客指南那样简单,在跨文化交流中更要避免用“刻板印象”来待人接物。
后来,我开始深入接触翻译工作,逐步学习找到自己的节奏。我参与了超百场政府及商务活动,接触的德国人基本上是政府和经济界的代表,这样的场合能很好体现典型的“德式严谨”,也能让人感受到明显有意的距离感。
回到国内工作近两年后,我决定以半工半读的形式重返德国攻读研究生。来德后,我担任中德中小企业工业园区的中方驻德代表,同时负责中德教育领域的部分工作。新的工作内容更加具体,我需要与德国许多不同领域接触,这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化所带来的交际更具有挑战性。双方共同利益和彼此间的尊重包容是合作成功的基础,每当看到双方合作顺利、一些德国人对中国的固有观念有所改观时,我心里都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这也成为我下一次更好出发的动力。
我记得一位人类学家曾提出过“多种价值取向”的观点,他认为,不同时代的任何民族面临着当时人类的共同问题,但每种价值取向都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和个体中,只是最终呈现明显差异化和偏好的区别。“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这句德国谚语仿佛也是每一个留德中国学子的内心写照。时代洪流里,中德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主题在推陈出新,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在此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在书写着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历史,不变的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解与尊重。
(作者系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滕贝格大学政治学/德国文学与文化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