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不能缺位(辣评)
王 莹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自上映后得到不少好评,也让如何看待死亡、给少年儿童树立怎样的生死观,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
似乎一直以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人们不愿主动触及的话题。由于对死亡的忌讳,古人还创造了“没”“故”“作古”“谢世”“丧明之痛”等一系列同义词或典故以委婉代称。而这种忌讳一直延绵至今。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家长们更是很少直截了当、清晰准确地解释死亡,在中小学教育体系内,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的生死观、正确看待死亡,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
但随着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死亡,如果一味搪塞回避,将孩子和死亡“隔离”,看似是对孩子的保护,实则易在孩子心中埋下对死亡更深的疑惑和恐惧。而且,由于生死观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由于无法正视死亡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比如绝症病人的自暴自弃,亲人在家人弥留之际的手足无措,在家人过世后长期无法平复内心伤痛,个别病人家属甚至因无法接受亲人过世而出现过激行为等。
其实死亡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的生命过程。有研究发现,4岁左右的儿童就已经有了死亡概念,父母完全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而对于已经具备完全情感能力的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更是无需再拐弯抹角,应从科学的角度向孩子们解释何谓死亡、如何理性地看待生命的逝去等问题。
在青少年心中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还需要从多方面着力。一方面,社会要转变观念,要推倒拦在普及生死观前面那堵无形的“墙”;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需要政府指导、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庭配合,将生死教育科学引入中小学课程。与此同时,广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创新授课方式,不局限于课堂讲授,还应通过让学生到医院做义工,排练话剧、舞台剧,开展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避谈死亡到坦然直面,是社会成熟与文明的标志,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