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读研的念头只是一瞬间决定的
将留学 好期待(留学记)
杨心怡
|
杨心怡毕业于厦门大学,即将前往英国杜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
留学念头萌芽
思想开始变化
其实,我萌生要出国读研的念头只是一瞬间决定的事情。
从小到大,英语一直不是我的强项,于是我从没考虑过将来要出国读书。大二的时候,妈妈为我咨询了留学中介,了解了一些出国留学事宜并转述给我。当时我特别抵触,也不愿意听,还向妈妈放下“狠话”:“我绝对不会出国的,您就别操心了。”
我觉得自己的判断有道理啊,本科毕业后不想继续读研究生,更不愿意出国读。究其根本,还是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好,在国外沟通有障碍。这其实是我自己心里在打“退堂鼓”。
一转眼到了大三,身边的同学纷纷开始为毕业后的去向做准备。有人开始着手保研、考研的事宜;有人日日忙着同雅思这个难缠的“小妖精”分手,做着出国前的准备工作;也有人开始参加秋招、春招,为进入职场积极地准备着。这时候的我,不得不承认:被身边的人影响着,想法也在慢慢变化。
出国留学大热
朋友扎堆英国
想法开始转变的节点,是在一次好友聚会上。
我最好的一帮朋友,是在参加大学管弦乐团时遇到的。大四刚开学,我们约着一起出去吃饭。在聊天中,我惊奇地发现除了一个同学准备在国内继续读研,其他的人均准备去英国留学。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要去英国啊?
他们告诉我,英国读研学制短,文化氛围还不错。在2017年的夏季,由于英国脱欧事件导致了英镑贬值,这使得赴英留学费用有所降低。
后来我发现,“扎堆”去英国留学的现象不仅出现在这次饭桌上,也出现在我不同的朋友圈子中。
“2013年我去英国,那会儿汇率还是10∶1;这会儿都跌到8.5∶1了。你赶上留英的好时机。”海归杜一翔这样说道。杜一翔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攻读教育学专业硕士;现在从事教育培训工作。
我的另外一个好友叫邬坤炀,现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读研,她的理由是:“英国研究生学制短——就读一年,这一点很吸引我。我体验了英国和美国的环境之后,还是更喜欢英国的氛围。”
“听人劝,吃饱饭”。我在咨询了一些出国的学长、学姐和留学中介之后,最终同父母一起敲定,大学毕业后去英国读书。
勿要轻信中介
自己动手最好
我在着手做入学申请的时候,需要留学中介帮助。身边同学或是自己动手或者找知名大中介。而我则选择了一家口碑不错的私人工作室。
并不是中介越大就越靠谱。
开始关注留学信息后,我发现网上有很多帖子都在讲述曾被大中介“坑”过的经历。
固然,找大中介对成功申请是有帮助的: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留学中介和国外的学校有合作,能够比较迅速地获得一手信息,对申请的流程、方法也比较了解,在申请时更加熟练。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选择大中介也存在弊端。他们一般会为申请者申请一个邮箱用来和学校联系,但是却不告诉你邮箱的登录密码。所以很多信息你没办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中介来转达。更多的时候,你只能获知最后的结果,而不甚清楚中间的申请过程。
如果申请过程顺利还好,若出现问题,可能会耽误其他机会,这导致学生面临比较被动的局面。
所以在我看来,若是时间充裕,最放心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亲力亲为。
话虽如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麻烦还是不少。最大的困难就是英语。把话说明白没啥问题;但要写出流畅而带有文采的文书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我推荐采取“半DIY”的方法:找英文表达功底较强的人帮你制作、修改文书,然后自己负责申请的部分,这样能够时时跟进申请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自己的事情自己当然最上心,而且在和学校的沟通中,既了解了所申学校的具体情况,又提高了英语水平,提高了沟通能力,一举多得。
憧憬留学生活
学习体验并行
现在的我,对明年的留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真的是一眨眼就过去了,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丰富自己的经历。
当然,学习是我留学生活的“重头戏”。但是我也想利用留学的机会,好好锻炼一下自己的独立性,在安全的情况下,去英国的其他城市、欧洲的其他国家走走看看,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异域文化。
之前就有很多去英国留学的学长、学姐告诉我,虽然平时的课业压力很大,但是可以利用节假日出游,以增加阅历、增长见识。
我要对得起父母的付出,也要为自己负责。希望我的一年留学生活是值得的,也是充实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16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