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教育 >

“新高考”后,自主招生路向何方

2017-06-15 09: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国90所高校开展2017年自主选拔考试——
“新高考”后,自主招生路向何方(深聚焦)
本报记者 赵婀娜
 
  2017年高考刚刚落幕,自主选拔考试马上接力。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国90所高校陆续开展2017年自主选拔考试的初试。
 
  按照各高校的安排,通过初试的考生将于6月16日至18日左右参加复试,最终认定结果将于6月22日前后公布并进行公示。
 
  尽管今年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仍为90所,招生人数也控制在不超过招生总数的5%,与2016年基本相当。但今年的自主选拔考试,还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普遍关注,今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面对“新高考”以及“三位一体”招生等新探索,已步入第十四个年头的自主招生能否与时俱进,准确定位?“新高考”新的评价与录取方式,又将对高校的自主招生提出怎样新的要求?
 
  一问:能否更公平
 
  今年4月,教育部对今年的自主招生提出了“五严格”的要求,包括严格报名条件、严格材料审查、严格学校考核、严格监督制约、严格惩处造假,力求保证自主招生的真实性,保证公正、公平,严防权力寻租。
 
  对此,各高校在自主选拔审核中,坚持精挑细选和对考生负责的原则,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需求,设定严格标准。对于考生报名材料中需要甄别的内容,许多高校专家组会通过查阅各类公开信息、与中学或相关单位做进一步核实、对不同考生相关材料做横向对比等方式,确定其真伪和价值。每一名学生的申请材料至少要经历三轮审查,多名专家结合学生的理想抱负、高中学业成绩、社会服务情况、奖励情况及个人特点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评审意见。
 
  与此同时,继续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是各高校在今年自主招生工作中着力加强的。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为了真正挑选出具有自强精神的贫寒学子,清华大学自2011年起组织“自强计划”,2016年,共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348名考生,占总招生规模的10.2%。土家族女孩儿李丹出生在贫困家庭,几乎从未走出过湘西,父母靠种田维持生计,小学三年级时,爸爸修补屋顶,不小心摔伤,落下终身残疾。李丹学习刻苦,在自强计划中,获得了30分降分认定,以湖南省文科投档分头名被录取。
 
  北京大学今年的自主选拔以公平为导向,继续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通过“筑梦计划”及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同时,在自主招生和“博雅计划”招生过程中,进一步关注农村地区中学和农村户籍考生。无论是自主招生、博雅人才培养计划、筑梦计划、浙江“三位一体”,还是上海市“博雅计划”,获得测试资格的考生,若有经济困难,均可申请经济资助。
 
  此外,坚持以公平为导向,多所高校继续采取个人自荐的方式,每一名学生都可根据招生简章的条件自荐报名。
 
  二问:能否更科学
 
  “梁祝化蝶”为何不化比翼鸟、“什么是狮吼功?用物理知识解释狮吼功的一些现象”“给直升机设计停机坪”……今年的自主选拔初试刚刚结束,不拘一格的考题就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从2003年第一批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开始,14年来,不仅试点高校的规模从22所扩展为90所,选拔的类型也逐渐丰富多元,从单一的自主招生发展为“自主招生+高校特色招生计划”的复合型人才选拔方式,即人们常说的普通自招与特色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如北京大学的普通自招与“博雅计划”相结合、清华大学的普通自招与“领军计划”“自强计划”相结合、南开大学的“公能英才选拔计划”以及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和“博雅杯”。其中,普通自主招生的招生目标为考查学生的学科特色与创新潜质,而特色计划则更多地体现不同学校的多元特色。
 
  无论是普通自主招生还是特色计划招生,命题的科学性始终是考验自主招生含金量的重要指标。
 
  “初试所有的考查内容既遵循中学课程标准,又体现高水平大学人才选拔的需要。试题涉及面宽、形式灵活、难度大、正确选项多,既考查中学生课内知识,也考查学生的课外储备。”刘震介绍,“自主选拔本身就是‘比较性’测试,着重考查的是学生长期以来知识积累的深度、广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希望通过测试区分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过程,选拔出符合学校育人目标的人才。”
 
  今年,清华大学自主选拔初试试题,数学与逻辑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基本的数学素养。语文试题材料多出自社会热点或经典著作,注重考查对经典或常识的精准理解以及独立思考与批判思维的能力。同时,配合大类招生培养方式的转变,注重运用多学科知识交叉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物理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能力考查的区分度。化学试题集中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产生酸雨的原因及危害、食品中的增塑剂与人体健康等焦点问题都成为命题来源。
 
  北大自主选拔依然采取多样化测试方式。对于自主招生中的科创类考生,进行一对多的现场答辩方式,不同学科的多位专家就考生的成果多角度、多方面提问。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祎介绍,自主招生考核的难点在于如何甄别考查学生的特长和潜质,不同学生表现是多样的,才能也不尽相同,统一考核无法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独有特点,这也是以往自主招生联考沦为“小高考”的重要原因。
 
  为此,北大在考核方式上进行创新,不再只限于传统的笔试、面试,而是对于具有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学生量身定制测试方式,旨在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李祎介绍,北大力求为考生提供的是一个舞台,而不是一张试卷。“测试”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考核,而是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
 
  “尽管高校在自主选拔命题的科学性上下了功夫,但是考题能否真正体现出高校的特色与水平,能否切实考查出学生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对广大高校来说,依然是不小的挑战,”采访中,不少招生老师坦言,“人才选拔是一件专业性极强的事。国外一流高校有近百人组成的专门招生组,用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考查学生,我们无论在招生人员的规模、招生方式的优化还是命题设置的科学性上,都还有待提高。”
 
  三问:能否与“新高考”有序衔接
 
  今年,自主招生面临新形势:“新高考”实行第一年,部分地区 “一本”分数线淡化,部分省份实行“专业+院系”的志愿填报方式,使得一所学校在一个地区将有若干个录取分数线,加之这几年在浙江等地试行的“三位一体”招生也有大规模推进的趋势……
 
  以“三位一体”招生为例,已经有北大、清华、复旦等多所高校在浙江进行探索,按照6∶3∶1的比例,即高考成绩占60%,高校综合测试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占10%,最终折算为考生的综合成绩。记者了解到,“三位一体”招生在每年的6月22日左右就已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认定,高考成绩一出,考生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被高校录取,而此时,自主选拔环节刚刚进入给予学生分数认定的阶段。“很多通过自主招生被给予降分认定的考生,因其通过‘三位一体’考试已经确认被高校录取,而放弃了自主招生的分数认定,这在客观上导致自主招生在该考生身上失去意义。”有招生负责人分析。
 
  如何应对?记者了解到,在浙江和上海,清华分别实施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和“领军计划”给出6种不同考试科目组合,采用专业组的方式进行招生,旨在有效衔接新高考改革方案下的专业选择和志愿填报。在综合评价机制方面,学校也努力与浙江、上海新高考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有机对接。北京大学则继续在浙江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并决定在上海市实施“博雅计划”招生,探索建立科学的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5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