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教育 >

立德树人:陶行知教育学说的生命所在

2013-12-06 15: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高焕祥/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

    去年是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照例举办各种规格的纪念活动;今年是陶行知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85周年,相比去年是要冷寂许多。借着60多年前那场历史20年的生活教育运动来谈陶行知,来讨论“为什么纪念陶行知,学习陶行知什么,怎样学习陶行知”等既老又新的话题。我以为这个讨论,对于今天信奉生活教育并躬亲实践者而言,更为实在,更为严肃而深沉,尽管可能很难切中肯綮。

    一、情之所动,行之所需,学之所获

    为什么要学习陶行知、纪念陶行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每个人都会讲出很多理性的理由。比如说,因为他是教育家,因为他有宏富的著作,他有爱满天下的情怀,他具备“不带半根草去”的牺牲精神,因为他受到了众多杰出人士的褒扬和赞赏等等。这都是出于一种理性的判断,或者受到了某种引导。而我学习陶行知,以及后来从事传播陶行知思想的活动,事先并没有理性的的引导,并没有在“应该学”的理由促动下学陶,而是从感性层次起步,即所谓“情之所动”。

    “情之所动”,即为陶先生的精神所感动,在一种情感驱使下,踏上了学陶师陶之路。笔者从事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十几年,后来因为涉足新举办专业,从研究管理学切入到学校管理与学校文化建设,阴差阳错,居然投身到民办教育行列做了中小学校长。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寥寥几篇文章,又听了南京陶行知纪念馆汤翠英老师所做的陶先生生平事迹报告,觉得找到了一种共鸣,受到了一种触动,萌发了一种教育情感的冲动。这是最为关键,最为本质的动力因素!

    “行之所需”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半道出家”出任校长,又身处“多是多非”、前途渺茫的民办教育行列,身心受到重压,挫折与苦闷难以言状!但是从《创造宣言》中似乎能够找到一种感觉,甚至可以借此唤醒自己的激情;从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略中,更能获取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当我感到孤立无援,如旱地黄牛掉进泥潭的时候,也是陶行知的思想和精神给了我灵感、智慧和动力。

    再深入一步,就中国现实的教育而言,近20年来,教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焦点。身在其中,不可能不对一些问题做出思考、判断与抉择。如关于创造性缺乏的讨论,学生没有创造性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校长和教师有没有创造性?中国的教育有没有创造性?面对现实的教育体制,我们能不能主宰自己,能不能去积极创造?还有关于“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学民主与科学理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从陶行知思想中找到较为明确的答案。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学生创造力差的结果,而对造成这一结果的深层次原因关注不够;对客观原因分析较多,对自身的反思与批判不够;埋怨与牢骚过多,而身体力行不够。如果都能像陶先生一样深入基层、身体力行,教育的现状会大为改观。通过学陶师陶,对有关问题的思考会更加深入,会因此避免人云亦云、入乡随俗。从需求出发,刺激探索;从探究入手,促进自身的提升与发展。这便是“行之所需”。读书学习也有经济学,我的体会是读经典、学教育家,是最符合读书学习经济学的。

    “学之所获”是通过学陶师陶大有收获,大有提高,“尝到了甜头”,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学习,更广泛地交流。“学陶师陶必有所获,早学陶早收获。”这是我的感言。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借鉴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所以从某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通过对《创造宣言》的体会与实践,创造出了一些教育管理特色。陶行知在其《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就想用行动去诠释这一观点,然后把自己的行动过程和收获、成绩,按照陶行知《创造宣言》的理念加以概括,以《建设“创造性学校文化”——对陶行知《创造宣言》的诠释》为题,曾在全国多地介绍学陶感悟和师陶实践体验。后来撰写的《叩问教育的真谛》、《忏悔——学陶新感悟》等文章都被公开发表,更重要的是指导了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提升了档次,促进了发展。

    二、动诸真情,见诸行动,付诸实践

    “真动情,动真情;真学陶,学真陶”,这是我常用以自勉的箴言。如上所述,因为“动了情”才学陶师陶的,那么这个“动”应该发自内心,应该保持长久,不能虚情假意,不能作秀显摆。我学陶的第一站是从拜谒陶墓起步的,之后多次瞻仰陶墓,数度泪洒陶园,灵魂每次皆受到洗礼。每每念及陶夫子,“高山景行”之情无不溢于言表,工作学习也就不敢偷懒,不敢有丝毫怠慢。这种情感,成为我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义无反顾、“坚守阵地”的动力源泉。履行校长之职十几年,非但从未懈怠,反而愈久愈感所作所为与陶先生比,相差何止千里!常自我鞭策,唯恐出现陶行知先生警告的结果:因“刀法不对”而导致“万像同毁”。

    因为对陶行知思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出于灵魂的触动,出于对陶行知的景仰,我就从行动入手,从实践起步。

    陶行知不仅是思想的大师,更是行动的大师,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实践家,然后才是一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最可贵的是他的实践精神和牺牲精神,这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坐而论道,言行不一,拘泥于陶行知语录,附会时髦的理念,都不是学陶,而是反陶。对此,笔者从骨子里一向深恶痛绝。学陶就要从行动入手,就要沿着陶先生“行——知——行”的路子走;学陶不能让别人代替,不能省略过程,不能没有感受与感悟。有思想,有行动才是真学陶。在第一次瞻仰陶墓之后,不久,就怀揣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情和探寻陶先生生平轨迹和思想脉络的明确目的,二次前往晓庄朝圣。开始搜集陶先生的诗歌、手迹、生平照片,或翻拍、或扫描,然后加工处理,搞得好不辛苦!毫不夸张地说,仅仅处理这些资料,所用的时间在上百小时以上都不止,每每熬夜至凌晨,但是内心的冲动却强劲不歇。进而将图文编辑成“陶行知生平事略”,简要概括出“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进而拓展为对古今中外最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精华的概括,将其布设为以陶行知名字命名的教师阅览室——“行知书屋”。后又与许多陶友共享这些信息资料,也曾帮助兄弟学校建设陶行知思想展览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需要付诸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过程,我才真正感受到“行——知——行”的真理,才真正体会到教育感悟的价值和力量,才真正学会了反思。时至今日,我一直认为这是我在学陶路上深受陶行知人格力量感召的最重要经历。

    “行——知——行”是陶行知思想的重要内涵,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他的一生就是对“行——知——行”教育理想的践行过程。所以,从行动入手,在不断地反思与提高中向更高的目标行动,这样才能跟定陶行知的方向。这是一个自我教育和思想、灵魂净化的过程,不可省略的过程,是人云亦云或听听报告、写写文章无法比拟的过程!每当有人以为我“完美主义”、凡事“亲力亲为”,实不足取的时候,我内心对此是顽强抵抗的。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要精益求精,教育就是离不开身体力行,离不开尝试与感悟;教育不能没有过程。我们这个民族,我们教育的现实,社会生产与科学研究的现实,缺少的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缺少的就是追求完美与超越、敬业的精神;因为事实表明,很多问题你不去亲力亲为,如果也没有条件借助外力的话,可能一百年以后还会停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因为我的实践证明,正是这种精神和作风,才创造出了一些有独特个性的东西;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在想什么,我要什么,我在做什么,我要做到什么标准!

    行动,是陶行知最可贵、最伟大的教育精神之一,也是生活教育的一条根本法则。怎样学习陶行知,学他什么?为什么要纪念陶行知,纪念他什么?沿着“行——知——行”的道路学习,学习他伟大的实践精神和敢于行动的勇气。正是因为他的实践精神、科学与民主思想、教学做统一的教育方法,才使沿着四书五经之路缓缓行进了数千年的中国教育,在那个家贫国弱、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尊严尽失的年代,闪耀出一缕耀眼的光芒并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在这样一个遍地“大师”而大师奇缺,千呼万唤都唤不出大师的时代,学习陶行知,纪念陶行知,具有哲学层面的高度和意蕴!

    三、立德树人,坚守道义,追求理想

    陶行知之所以能够成为陶行知,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人格理想起了决定性作用!与其同时代的许多大师和精英,在这一点上是有共性的。尽管有些人不遗余力地抨击中国传统教育,但是好像不容易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那些大师和精英的价值观与人格理想,有一多半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果,后来又吸收了科学民主的思想。那个时代,没有像今天这样明确而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多数都特别有骨气、有气节、有操守,多数都十分爱国,甚至后来被批斗、受尽委屈,他们还是爱国,相比而言,今天的爱国教育何其低效、甚至无效、负效?!

    凡是对陶行知生平事略有了解的人,对其价值观与人格理想不会有任何怀疑,所以在此也就没必要列举他老人家的事迹和语录了。倒是应该反思现实中国急功近利、浮躁虚夸、躲避崇高、赤裸裸追逐物欲的教育。封建时代的人格理想不合时宜了,狂热年代的澎湃激情熄灭了,躲避崇高、否认理想境界追求的世俗观念演义不绝,且迟迟看不出衰退的苗头;泱泱大国,浩浩民族,如何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无论对于现实还是将来,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学陶,什么都好学,就是他这个“人”,他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不好学,他的人文情怀和教育情感不好学;纪念活动好搞,挖掘出我们所纪念的人的思想的灵魂加以继承,尤其是身体力行地去继承最难。从一开始学习陶行知思想,到多次赴晓庄瞻仰陶墓,搜集、研究陶行知的生平事略,上述感觉与日俱增;所以每每将自己的作为,放到陶行知的灵魂前进行关照,越发感到有一种无法弥补的差距,用赞扬孔子的话说“瞻之弥高”是毫不夸张的。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到目前为止,陶行知先生给我的最大帮助和鼓舞,最值得学习和纪念的地方,正是他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正是他的教育情怀!有了这些,其它困难将会变得渺小。

    带着这种情感,以研究的眼光去考察现实的学校,会不难发现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是缺乏情感、缺乏理想、缺乏较高的理想价值追求的,因而也就缺乏内动力,缺乏激情与创造性;体现在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上,就是工作被动、滞后,许多事情以推卸责任为出发点,以违背教育规律、甚至违背科学的手段来从事教育工作;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许多工作年复一年地重复,缺乏创新,工作方法和程序等,都像毛驴拉磨,蒙着眼睛一圈一圈地转;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上,就是劳而无功、事倍功半,师生都疲惫不堪而效果和效益极差,缺乏教育民主和对科学的追求精神,没有把学生真正当做教育主体去看待、去尊重。我们期望学生具备而实际却不具备的那些品质,我们不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而却在他们身上反映出的那些不良行为习惯,都是教育的结果。问题不是单纯地出在他们身上,而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教育和教育者,但是我们很少反思、自责,很少像陶先生那样敢于抗争、改革、创新。一方面入乡随俗,另一方面把过多的责任推到了学生身上。

    为什么身心疲惫?为什么怨气冲天?为什么低效?为什么没有成就感?就因为面对世俗而不能站得更高一点,就因为缺乏教育的使命感,就因为缺乏创造的激情。这就是价值观问题、人生追求问题。不可能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崇高的,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有一定的超越世俗的价值理想和教育激情,还是必要的,否则不要搞教育。教育永远具有指向未来,超越当下的超越性特征。我们面对的条件也许不好,困难也许很多,但是与陶行知所面对的条件和处境相比却已经是天堂了。但是陶行知能写出《创造宣言》,我们为什么写不出;他能创造,我们为什么不能?就因为他有教育救国的使命感,我们没有;他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我们没有。面对巨大困难,当有人提醒陶行知是“抱着石头游泳”时,他乐观地说他是“抱着爱人游泳”,这种浪漫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精神我们也没有;在对待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上,陶行知坚定地主张“用水仙花换取面包”,而我们总是埋怨现实,总觉得“面包”太小,没有“大面包”,哪有力气种植“水仙花” ?陶行知以“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荣,我们就连从学生作业本、校服或拍一张照片的费用里克扣几元甚至几十元的机会都不会放过!!如此搞教育,教育哪里会有希望?教师哪里会有教育价值观、使命感和幸福感?学生哪里会有内动力和创造激情?哪里会对教师、对社会有感情,哪里会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当然,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是无论如何,无论有多少原因,教育的责任,教育自身的问题,都是无法推卸的!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究竟要往何处去?教育究竟在做什么?值得我们去叩问!对比一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陶行知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创新思维与创造勇气,他所达到的高度,都是我们很难企及的。他不愧为一个思想者,不知疲倦的探索者、创业者,肩扛使命的教育殉道者,不愧为义无反顾、百折不挠地求真求善、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战士!许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许多话都可以讲,但是我们很难达到他的境界。不是理论不够,不是条件不够,不是环境不允许,而是境界和胸怀不够、人格高度不够。这才是我们最难以逾越的高度,这也是领悟陶行知精神理想及思想真髓的最大障碍!这个障碍不克服,就只能流于皮毛,甚至永远都无法由表及里!不是理论难超越,不是体制难超越,而是我们自身难以超越自己。什么都不能超越了,也就只能安于现状,甚至集体走向了陶先生所批驳的境界,甚至进入了鲁迅先生所谓的“铁房子”,从而失去了思想和生命的张力!

    陶行知曾经借用罗丹的话说“恶是枯干。”面对现实我们可以说:教育之恶是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的枯竭,是教育激情的干瘪!教育的灵感和智慧从哪里来?教育的激情和创造精神从哪里来?教育的情感、激情、理想在哪里?教育的真善美在哪里?教育的责任和良心在哪里?教育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农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留守儿童的教育怎样进行?外来工子女如何教育?在现实的浮躁与功利主义思维框架内恐怕很难找到答案!陶行知等老一代教育家早就作出了示范。走近陶行知,走近古今中外的那些大师,也许会不难找到答案!学陶念陶有用吗?你只有真学了真“念”了,才有体会,才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