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才三四个,今年就像井喷一样……”昨日,浙江省一位小学副科教师张先生(化名)告诉新京报,今年教师节,他共收到十六七份来自学生的礼物,“总价值不到2000元。”
今年教师节,张先生给学生上课时,收到了十余份学生送来的礼物。其中既有学生亲手写的贺卡,也有礼盒装的巧克力和面值500元的蟹卡等。
这些礼物来自张先生所带的6个班级,他进入教室上课时,学生从书包、衣服口袋里拿出来送给他的。
据张先生介绍,他所在的小学属于城乡接合部,给老师送礼的风气近两年才兴盛起来。去年他自己也只收到了三四份礼物。
不过,张先生的一位杭州亲戚,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给老师送礼物,“而且年年都得送”。他说,“坊间流传”教师节家长送出的礼物通常为600元至1000元的超市卡。
■ 讲述
不得不送?不得不收?
张先生回忆,还有位家长让孩子“死活要到我手机号”,将礼物送到家中,“他说是教师节忘了送”。
他觉得家长给老师送礼“一是想让孩子被关注到;二是跟风,觉得大家都送我也得送。”而老师如果收到礼物,“可能会有意了解下这位学生。”
他觉得,虽然教师有寒暑假,但工作起来时间长、压力大,收入却不高,再加上“我不是主动索要礼物”的心理,一些教师觉得收下家长礼品可能“理所当然”。
而家长送礼的心理,就跟“去庙里烧香差不多,不管灵不灵,我先烧了香再说。”张先生分析。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