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海林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0日 第 17 版)
“中国在绿色经济领域投入大、发展快。”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学者若泽·佩德罗·费尔南德斯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应与中国加强合作。”
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气候雄心峰会、领导人气候峰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及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等多边会议上,中国着眼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推动各方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过去,有关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由发达国家拟定。现在,中国在相关问题的应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费尔南德斯看来,这与中国近年来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分不开。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许多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费尔南德斯尤为关注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绿色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鲜亮底色,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说,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形成了上下游有效贯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太阳能电池板到风力涡轮机,中国不仅为自己创造了宝贵的绿色财富,也为其他国家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有力支持。”费尔南德斯说。
经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近两周的谈判磋商,在大会主席国中国的引领和推动下,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各缔约方在“框架”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了一致。费尔南德斯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旨在“为所有生物保护地球”。中国作为大会主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进程,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自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来,中方主持召开了近40次公约主席团会议,100多场不同层级的双边和多边会议,还充分利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大会等重要场合和时机,与各国就推动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成功进行沟通协调。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携手各方加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费尔南德斯表示,欧洲国家与中国在行动上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打造绿色环保、新能源等新增长引擎,有利于实现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