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 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07日 第 06 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欧洲研究所所长 张 健 |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刘作奎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赵 柯 |
6月26日,数千人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参加反对北约、呼吁世界和平大游行。 |
近日相继召开的七国集团(G7)峰会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成为美国与其盟友展现“团结”的秀场。然而,精心策划的政治秀掩饰不了美国与盟友的分歧矛盾。美国在欧洲的一众盟友或被迫选边站队,或小心翼翼在大国间寻求微妙平衡,自身利益受损,却有苦说不出。本报邀请3名国际问题专家,为您细数这些盟友的“难言之隐”。
“难言之隐”之一:
半推半就上了美国“战车”
据北约官网消息,在北约峰会上批准的北约2022战略概念文件,对北约所处安全环境进行评估并设定任务,以指导北约未来十年的发展。文件指出,北约在未来十年有三大核心任务:威慑和防御、危机预防与管理、合作安全。俄罗斯是北约成员国安全和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平稳定“最大且最直接的威胁”。
刘作奎:北约战略概念文件是指导北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自1991年首次发布以来已多次更新。在2010年通过的战略概念文件中,北约把俄罗斯定义为“伙伴”,对俄罗斯实行威慑、防御、对话并行的政策。2022年,北约将俄罗斯定义为“最大且最直接的威胁”。这是苏东剧变以来北约对俄罗斯的最强硬表态,表明北约默认俄乌冲突可能长期化,北约将对俄罗斯进行严厉遏制。
俄乌冲突发生前,法德等欧洲大国领导人与俄罗斯方面做了大量沟通工作,希望通过外交手段、以和平方式化解冲突。然而,作为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和幕后推手,美国“绑架”了欧洲国家,迫使他们承受俄乌冲突的负面影响。
欧洲近年来推行的数字转型、绿色新政,都依赖于俄罗斯提供的能源。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紧随美国,在能源、金融等领域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这对欧洲经济伤害巨大。但是,欧洲安全防务长期依赖北约,无力自主应对俄乌冲突。为了解决关系生死存亡的安全问题,欧洲不得不承受能源危机、金融制裁溢出效应等重大损失,硬着头皮站上美国“战车”。
张健:从对俄关系来看,美欧表面上团结在一起,但背后的立场和关注点都有较大差异。
对美国而言,遏制俄罗斯发展特别是在军事及能源领域削弱俄罗斯的实力、维持美国霸权,是美国冷战结束后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美国借俄乌冲突既削弱了俄罗斯战略实力,又避免了俄罗斯与欧洲国家走近,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可以说,美国没有付出多大成本,就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对欧洲而言,俄罗斯是“搬不走的邻居”。欧洲必须寻找与俄罗斯的共存之道,避免俄乌冲突失控给欧洲带来更大损失。与美国肆意“拱火”不同,欧洲必须思考“灭火”的办法。
在解决俄乌冲突这一重大安全议题上,美欧的目标相去甚远。随着俄乌局势变化,欧洲越来越认识到,俄乌冲突的绝大部分后果由自己承担。美欧的嫌隙可能不断增大,矛盾更加凸显。
赵柯:此次北约峰会宣告了北约与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全面对立。这无益于解决俄乌冲突,反而给欧洲安全局势带来更多不稳定性。欧洲虽然不愿被美国拉上阵营对抗的老路,但俄乌冲突带来的安全防务挑战,是欧洲必须解决的燃眉之急。欧洲将俄乌冲突定义为二战以来对欧洲安全格局最严峻的冲击,可见其紧张程度。在“安全压倒一切”的紧迫感下,欧洲不得不跟着美国走。这是欧洲为其一直以来战略自主意愿不坚定、自身安全防务建设不充分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难言之隐”之二:
扭扭捏捏配合美国亚太表演
北约2022战略概念文件首次提及中国,称“中国对北约的价值观、利益和安全造成挑战”“对欧洲—大西洋地区构成系统性挑战”。与此同时,北约峰会还首次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4个亚太地区国家与会。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推动在新战略概念文件中采用针对中国的“强硬”措辞,而法国、德国则力求平衡。
赵柯:北约“越界”,是此次北约峰会值得关注的一点。北约是地区安全组织,但此次峰会,美国邀请非北约成员国的亚太地区盟友参会,将北约的触角延伸到亚太地区,针对中国的意味强烈。
战略概念报告中将中国界定为跨大西洋关系的“系统性挑战”。相比“威胁”,“挑战”这个词对立色彩稍弱。这一最终表述,是欧洲主要国家努力的结果。
刘作奎:通过两场峰会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在经历俄乌冲突最初阶段的应激性反应之后,开始出现回归冷静理性的倾向。对华态度不同是美欧最大的分歧之一。在安全领域,欧洲在不得不面对俄乌冲突带来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不愿意将安全防御的矛头指向中国;在经济领域,欧洲不愿意听从美国,与中国完全“脱钩”。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不想“两面树敌”,不愿将“宝”都押在美国身上。因此,在G7峰会和北约峰会上,欧洲对中国相关议题做了很多保留。
此次北约峰会邀请亚太地区四国参会,完全是基于美国的意志。美国有意将北约扩展成横贯欧亚甚至延伸到亚太地区的安全框架,将应对中国提升为与应对俄罗斯同等重要的北约核心议题。但北约其他成员对此基本持不同态度,就连波罗的海国家也认为北约应当聚焦欧洲安全防务问题,涉足其他地区不利于自身安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对“融入”北约的态度也有所保留。总体来说,此次参会的四国基本持观望态度。他们在北约体系下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北约对这几个国家也没有机制化的安排。这四国参会的目的是抱住美国“大腿”,让本国在安全防务领域有一定依靠。但他们不希望在中美间明显地选边站队,完全沦为美国遏制中国、建造“小院高墙”的工具。
张健:二战以来,美国一直充当西方世界“老大哥”的角色。只要不是损害切身利益的问题,美国盟友习惯性站在美国一边。但对于美国企图引导北约向亚太地区扩张的做法,欧洲盟友并不买账。
对欧洲国家而言,维护欧洲内部团结和周边地区安全稳定是其核心关切。尽管欧洲国家在亚太有一定的利益,但无论是能力还是意愿,他们都难以真正向亚太倾斜。欧洲国家明白,美国推动北约“亚太化”,是想利用盟友力量在亚太地区谋求地缘政治私利。对此,欧洲国家采取迎合敷衍的态度,扭扭捏捏地配合美国表演。
此外,美国的欧洲盟友非常清楚,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关键时刻会牺牲盟友利益。多数美国盟友不会死心塌地“随美起舞”。加之受美国国内政治变化影响,未来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会如何发展,这些盟友心里也没底。尽管目前欧洲和亚太的美国盟友表现出向美国靠拢的姿态,但这是有限度的,他们不可能跟着拜登政府一条道走到黑。
“难言之隐”之三:
硬着头皮维护美式“政治正确”
G7峰会上,G7宣布启动一项名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的计划,旨在未来五年内共同筹集6000亿美元,用以“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差距,加强全球经济”,并维护G7成员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外媒分析指出,这是西方为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而出台的措施。
张健:“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的核心目的是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美国试图利用欧洲国家的力量遏制中国影响力,维护自身霸权。大多数美国盟友不愿意参与美国挑起的零和博弈游戏,采取旁观和有限参与的态度。
赵柯:美国虽然提出这个计划,但对资金来源、具体安排等落实举措语焉不详。而且,该计划要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还需要漫长过程。G7国家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和财政能力支持这一项目,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这个“许诺”,更可能是口惠而实不至的“画大饼”。
而且,美国与其欧洲盟友在对华经贸关系方面的意见分歧非常明显。近年来,美国政界一直渲染与中国经济“脱钩”。但欧洲国家旗帜鲜明地表示,不会选择与中国“脱钩”。与中国保持经贸合作关系,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这是欧洲政界、经济界的基本共识。
刘作奎:“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是此次G7峰会最主要的成果之一。在加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各国互联互通方面,G7国家有着相对一致的诉求。这个计划源于美国的“构建美好世界倡议”与欧盟的“全球门户倡议”。但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这两个倡议几乎没有实际落地成果。“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可能面临实施困境:大型基建项目落地本身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发展中国家不认同也不接受美欧设置的规则和条件。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欧洲还是美国,都难以开拓更多融资渠道。
欧洲国家正面临严重通胀、能源危机、难民危机等多重经济社会挑战。此前,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进行多轮极限制裁,是基于“反俄”这一所谓“政治正确”的前提。如果不保持这一“政治正确”,对俄极限制裁的政治合法性就没有依据,欧洲因制裁受到的经济民生重击也找不到合理解释。因此,欧洲国家的政客只能将俄罗斯塑造为欧洲问题的“罪魁祸首”,利用欧洲民众的恐俄怨俄情绪,将难以解决的国内社会民生问题和矛盾向外转移,在反俄道路上硬着头皮走下去。
“难言之隐”之四:
无可奈何坐视美国政治渗透
据法新社报道,在北约峰会即将召开之际,数以千计的西班牙民众在马德里市中心示威游行,要求解散北约及维护和平。示威者的标语牌写着:“不要战争,不要北约!”“要和平,不要战争”“受够了军费开支,把钱给学校和医院”等。有些示威者还喊道:“我们不为你们的战争掏钱”及“解散军队”等。
刘作奎: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整个政治生态的“中东欧化”。“中东欧化”的核心是反俄倾向以及由此引发的与俄“脱钩”和对俄极限制裁。
俄乌冲突发生后,对大部分欧洲国家来说,反俄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一些中东欧国家处于欧洲面对俄罗斯的最前线,法德等欧洲大国也在反俄情绪的裹挟下越走越远,欧洲形成相对统一的对俄“战线”。
欧洲政治生态的“中东欧化”,也影响着欧洲各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在欧洲多国,具有反俄倾向的政党力量上升,加剧国家内部政治生态的分裂化、碎片化。随着俄乌冲突及多轮制裁带来的溢出效应逐渐显露,欧洲经济复苏进程受阻,社会民生问题逐渐严重,民粹主义借机卷土重来,对欧洲多国执政者形成严峻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欧洲政治生态的渗透由来已久。美国借美国民主基金会等民间组织,通过媒体、智库、社交网络平台操纵社会舆论和精英思潮,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欧洲对美国的渗透毫无防备,导致当前欧洲整体的社会舆论和政治风向呈现明显的亲美趋势。
赵柯: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美欧对待中国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有一种制度优越感,认为美国所谓“自由民主”的价值观高人一等,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美国构成威胁和挑战。欧洲对多元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持一定包容态度,强调交流共存,认为中欧能够找到合作之道。
然而,由于对美国有所求,欧洲必须照顾美国的利益关切。两场峰会上,欧洲国家的核心目的是威慑俄罗斯,美国则还希望通过“秀肌肉”向中国发出强硬信号。美国及其盟友表面看似站在统一战线,实际上是各取所需。
张健:随着俄乌冲突对欧洲的冲击进一步凸显,欧洲国家政客和民众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变化。
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增加军费并不符合民众的利益诉求。民众更关心自己的社会福利能否得到保障,对扩张军备不感兴趣。法国拥有自己的核力量,军事独立性相对较强,传统上重视军备力量提升。德国国内和平主义根深蒂固,而且由于丧失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经济恢复与转型遭受严重冲击,在此情况下还要增加军费开支、推行再军事化,能否受到民众的持续支持、能推进到什么程度,都值得怀疑。
在通胀、能源、粮食、难民、恐怖主义等多重危机的叠加影响下,欧洲将迎来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经济韧性较差的国家可能出现债务危机,东西及南北矛盾可能再度凸显,周边形势恶化可能导致新的难民潮。这些都将是欧洲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