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 加 陈婕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17日 第 09 版)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物资、人员和资本流动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表现为芯片短缺、能源供应不足、航运不畅、运费暴涨、食材中断、劳动力短缺等。有分析认为,供应链问题存在进一步恶化风险。
美国港口拥堵问题至今未解,由此产生的供应链危机外溢影响全球,引发连锁反应。截至2月9日,美国南加州海运交易所数据显示,目前停泊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的集装箱船为85艘,相较于1月6日的105艘减少了20艘。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美国作为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因疫情防控失败、劳动力短缺、通胀高企等问题,使港口拥堵产生的外溢影响全球供应链,加上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美国确诊病例数再次攀升、劳动力严重短缺,这场危机很难在短期内缓解。”
国际金融协会警告称,美国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将继续上升,目前制造业交货期延迟情况与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的日本一样严重,并开始扩散至全球。分析指出,美国生产链危机迫使企业押注效率低但抵抗力强的供应链,如集装箱。但衡量集装箱费用的德鲁里航运指数显示,2021年9月的集装箱费用比一年前上涨291%,生产成本飙涨引发通胀风险。
除了因美国港口拥堵、生产链受阻导致全球供需市场失衡,全球经济体系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从需求侧来看,人口老龄化使经济增长乏力,有效需求不足,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制约消费,导致消费能力疲软,真正有需求的中产人群不仅没有增加,甚至还在减少;从供给侧来看,高新技术产业进步缓慢使生产力无法有效提高,近期被不断炒作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实际上充满变数。截至目前,市场仍未出现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此外,全球经济体系发展严重失衡,大部分国家无法真正地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体制中的弊端,如美元主导的霸权体系、技术溢出存在障碍等,加剧了经济发展鸿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的“脱钩”趋势蔓延。有分析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并未实现理想复苏,反陷持续低迷,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加码下,“逆全球化”思潮涌动。
王勇说:“特朗普上任后频繁打破多边规则、退出多边组织、挑起贸易战,企图通过破坏全球供应链实现经济‘脱钩’。2021年2月24日,拜登签署了‘美国供应链’第14017号行政令,旨在加强该国供应链的弹性、多样性、安全性等。这些‘逆全球化’思维下的‘脱钩’计划,对当前紊乱的供应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防范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许多企业会提前囤货,对相关产品的生产链条、运输链条造成负面影响。”屠新泉认为,“在‘脱钩’政策的影响下,美国错误地认为只要通过发动贸易战、科技战和展开地缘博弈,就可解决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目前的供应链挑战来看,基本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实现自主供应,要想重构供应链生态也非易事。”
在近期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指出,当前的全球经济动荡为供应链多元化提供了机会,许多没赶上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中国家有望迎来新机遇。
“全球经济动荡使一些国家开始意识到,经济相互依存度过高不利于地缘政治稳定。美国等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提高自给率的政策,鼓励制造业回流,但这样的政策是否能顺利实现,相关国家能否承担生产成本上升、生活水平下降等负担,仍是个未知数。”王勇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市场因无法及时应对此类‘黑天鹅事件’而产生连锁反应。此外,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在不同维度上增加了供应链断裂的可能性。”屠新泉认为,“目前市场大多倾向于提高供应链韧性、弹性,降低自由度和对外依赖度等,这是各国在权衡‘效率’和‘安全’后做出的选择,虽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却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