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10日 第 09 版)
2021年12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乘客在由中国铁建承建的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内。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4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就中俄关系以及事关国际战略安全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充分交换了意见。活动结束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集中阐述中俄在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方面的共同立场。两国有关部门还签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合作文件。
中俄关系迈入新阶段
壬寅年农历正月初四,立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同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普京总统举行“新春之会”。这是两年多来中俄元首的首次线下会谈,也是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第38次会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今天,中俄元首实现了两年多来的首次线下会晤,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据塔斯社报道,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4日说,中俄两国元首会谈严肃认真,是“热烈的、伙伴式的、盟友般的”。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认为,很少有世界领导人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那样多次会晤。英国广播公司网评论称,中俄首脑此次会晤正值关键时刻,标志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升温。
中俄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成为此次会晤最重要政治成果。声明引发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声明将对新形势下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埃菲社报道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强调,面对深刻复杂演变的国际形势,中俄矢志不渝深化背靠背战略协作,肩并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是对中俄两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抉择,“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动摇”。
路透社报道注意到,中国和俄罗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宣布两国“合作没有禁区”、在因乌克兰和台湾问题而起的僵局中相互支持,并承诺加强合作。报道认为,两国选择在中国举办的冬奥会开幕之际发布上述声明极具象征意义。美国前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认为,虽然没有正式结盟,但这两个国家“正将共同事业作为一个战术问题,以便在西方施压情况下更好地捍卫本国利益”。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冬奥会这个外交平台,彰显了两国的团结。中俄关系因冬奥会迈入新阶段。
对全球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中俄元首会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声明对世界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提出了中俄的判断和看法,实际上为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定了基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许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目前,全球大国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时刻。此次声明涉及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这是中俄美以及欧亚各大国都很关注的问题,对整个世界举足轻重。具体而言,中俄对民主、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再一次协调、沟通和确认。对于冷战思维的危害性,中俄感同身受。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新安全观,中俄达到了高度一致。”
俄外交部外交学院国际现实问题研究所专家涅日丹诺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旨在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彰显出俄中两国立场对美西方的道义优势。涅日丹诺夫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提出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已经融入国际关系体系中。普京和习近平都强调,所有国家和全人类相互依存。”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巴拉班诺夫认为,这是俄中外交团结的又一范例。俄中友好关系不仅对彼此尤为重要,而且成为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关键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在媒体刊文指出,声明明确阐述了新时代国际关系的民主原则、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应对国际安全形势挑战的立场和主张。这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对缓和国际局势、保障世界安全与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担当精神和负责任态度,再次表明中俄两国“背靠背”战略协作的坚定决心和携手克难的团结精神。
“中俄加强合作,意义重大。中俄有共同需求,两国都面临发展和稳定的问题,需要国际环境的保障。但是,世界进入大变局,大国关系发生一些变化。所以,中俄需要相互支持。这种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相互支持,效果是‘1+1>2’。而且,作为全球性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全球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是稳定器,是保障。”许涛说。
着眼未来的战略伙伴
乐玉成表示,中俄关系这列快车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对推动务实合作,中俄不尚空谈,坚决行动,而且是高能、高效的行动。
近年来,中俄全方位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俄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14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5.9%,中国连续12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俄在能源矿产、农林开发、商贸物流、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有序推进,且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双方还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新兴领域合作。据中方统计,去年前11个月,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187%。此外,两国成功互办了“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年”“媒体年”和“地方合作交流年”等一系列主题年活动,正开启“体育交流年”的序幕,“民心相通”正逐渐成为现实。
此次中俄“新春之会”成果丰硕。乐玉成表示,中俄两国在此访框架内签署涵盖经贸、投资、能源、体育等领域近20份合作文件,为双边务实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奠定坚实基础。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表示,以前,人们以为俄中友好关系是某种“战术计划”,现在发展成了“战略计划”。他认为,即使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变化,俄中两国友好关系仍将会继续保持下去。只要有共同挑战,两国就会相互给予战略支持。俄中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不仅是某些国家的遏制政策,还有世界政治中几乎所有领域日益增长的普遍冲突。“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这种伙伴关系将至少再发展10年到15年,之后,会达到一个更平稳阶段”。
“未来,中俄必将加强合作。美国的确是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作为‘守成大国’,美国把中俄列为竞争对手。为克服这种阻力,中俄选择团结在一起,加强合作。不过,中俄肩并肩背靠背的决定性因素是双方都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维护自身利益。”许涛说。正如普京总统访华前夕通过新华社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的,俄罗斯和中国是着眼于未来的战略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