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新闻 >

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

2021-11-12 09: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2日   第 17 版)

 

  2021年6月17日,中企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正在建设中。

  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留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国际菌草苑交流菌草栽培技术。

  在乌干达卡隆古区卢卡亚镇中亿农业园,一架无人机正在进行喷洒农药作业。

  中企承建的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上大坝。
  新华社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外各界读者的欢迎,被誉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多位参与该系列著作多语种版译校、审核、出版等工作的外国专家学者,因贡献突出获得中国出版界最高涉外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他们中的4位获奖者和我们分享了参与这一重要工作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感受和理解

 

  

  罗马尼亚翻译家罗阳 

  “为世界更好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路”

  本报记者 陈尚文 曹师韵

  罗马尼亚翻译家扬·布杜拉(中文名罗阳)1957年8月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由于父母长期在中国工作,罗阳生在北京,长在胡同,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回到罗马尼亚后,罗阳继续学习汉语:“记诵新词、练习发音,这个过程中我感到轻松快乐,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家园。”怀揣着一份对中国和汉语的热爱,罗阳在20世纪80年代回到中国,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完成学士、硕士学业,后在《中国画报》从事编辑和翻译等工作。

  在中国工作生活几十年,罗阳认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14亿多人民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杰出的领导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的战略布局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关键。

  罗阳再次回到中国读书,正值改革开放时期,虽是“故地重游”,却给他带来满满的新鲜感。“这些年,中国最突出的发展变化之一,是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现在交通、电力、电信等各个方面,不仅切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外国人感受中国多姿多彩的城市和风土人情提供了更多便利。”

  罗阳去过很多中国城市,在他的眼中,这些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色彩:“春城昆明是浅蓝色,群山环绕的大理是深绿色,以葡萄酒闻名的烟台是漂亮的紫色……”谈及最熟悉的北京,罗阳说:“北京应该是蔚蓝色的,近年来,中国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北京的空气质量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长期以来,罗阳把对中国的观察和对汉语的热爱,融入推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工作。参与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罗文版,对罗阳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次翻译工作像是一趟旅行,在这一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仿佛获得了一套能够帮助自己更好认识中国、世界乃至人生的工具。”

  在罗阳看来,当今世界无论在国家治理和全球发展层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如何促进发展、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不仅介绍了中国在强国富民方面的宝贵经验,也为世界更好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路。”罗阳表示。

  在翻译过程中,“不忘初心”这个表述是罗阳格外欣赏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书写了壮丽史诗,这一非凡历程足以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罗阳注意到,无论是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还是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始终是着眼于提高人民福祉。”“很多国家从未将摆脱贫困纳入施政目标,中国下大力气统筹各方资源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在消除贫困和减少不平等方面为世界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目前,罗阳在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担任节目制作人,向罗马尼亚受众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中国是我的出生之地,几次坐飞机去中国,看着窗外的天空,意识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深感我不仅是去中国,更是回另一个故乡,回到曾经哺育了我的清澈源泉。”向罗马尼亚和世界介绍一个真实多彩的中国,罗阳始终将此视为己任。

 

  中国外文局英籍专家大卫·弗格森 

  “从中找到中国发展的密码”

  本报记者 李欣怡

  2021年,长年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外文局英籍专家大卫·弗格森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和第十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通过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世界上更多人有机会了解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为解决全球发展难题所提供的中国方案。”弗格森从2012年起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改稿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他对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弗格森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律专业,2006年来到中国工作生活,2008年起供职于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网。弗格森先后参与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报道工作,2010年至今,在外文出版社从事英文编辑改稿工作。

  长期在中国的经历,让弗格森注意到西方媒体报道的中国,与中国的真实面貌存在很大差别。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弗格森努力向世界介绍一个积极、务实、开放的中国。在中国期间,他撰写了《南通故事》《发现苏州》《生态北京:绿韵新城》等多部有关中国的书籍,同时采写和编辑了很多面向海外受众的关于中国抗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故事。

  为了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改稿工作,弗格森先后5次仔细阅读了著作全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套恢弘的著作,着重阐述了中国的发展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发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找到中国发展的密码。”

  弗格森认为,读懂中国共产党,是理解中国发展的关键。“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在推动中国发展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我看到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共党员干部认真负责地了解每一名群众的贫困原因,帮助他们找到摆脱贫困的办法”,弗格森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正确选择。

  当今时代,全球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何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在弗格森看来,唯有各国团结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才能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合作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弗格森注意到,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持续冲击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能够为经济复苏提供更多动力。

  弗格森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国正在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相信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更大的发展成就。”

 

  伊拉克翻译家阿巴斯·卡迪米 

  “展示了新时代中国蓬勃发展的清晰图景”

  本报记者 白紫微

  2019年,由于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作出的贡献,伊拉克翻译家阿巴斯·卡迪米被授予中国出版界最高涉外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卡迪米和家人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我们在这里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的友善与热情让我倍感温暖”,卡迪米的一双儿女在中国接受了小学至大学的教育,毕业后也选择在中国工作。“我翻译中国著作已经有20多年,对中国发生的变化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切身感受,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感到钦佩。”

  在卡迪米的翻译生涯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参与翻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阿文版,“整个翻译团队都干劲十足,我们精诚合作,获益良多”。从事这项工作让卡迪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和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功,关键是紧紧围绕人民开展工作。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目标。”

  卡迪米认为,对于希望探究中国发展道路以及中国发展将如何影响世界的外国读者而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一本必读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发现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领域的政策及背后的思考,了解中国处理国际事务、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种种举措,这部著作为读者展示了新时代中国蓬勃发展的清晰图景,其中的治国智慧和创新思想闪耀着光芒。”

  “我一直不遗余力地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推介给阿拉伯国家的读者朋友们。因为只有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以及内外政策,才能更好地推进阿中关系发展,促成双方实现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果的合作。”卡迪米表示,纵观历史,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历来保持着密切交往,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共享机遇,同时必须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这一倡议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格外具有价值”。卡迪米说,“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伊拉克学习借鉴。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也应该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我无比热爱翻译工作,因为它帮助我走进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在其中我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卡迪米动情地说,从事翻译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话题,“这促进了我的知识更新,也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深切的体会,我将把这份工作坚持下去”。

 

  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

  “感受到一种大国格局和思维”

  本报记者 陈尚文

  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第一次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2014年在北京的一家图书馆,书中的内容让他立刻产生了兴趣。“柬埔寨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治理之道。当时我就想,如果这本书有柬文版,我们可以对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思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无疑将有助于柬埔寨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启示。”谢莫尼勒说。

  “为了打开这扇了解中国的窗户”,谢莫尼勒回到柬埔寨后向本国政府推荐了这本书,随后柬埔寨王家研究院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组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柬文版翻译和推介工作。谢莫尼勒也加入了这项工作。“习近平主席在书中讲故事和阐述问题精准、生动、形象。我印象很深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中国古语,这个比喻讲出了治理大国的精微之处。还有如中国周边外交理念‘亲诚惠容’等简略用语,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在把这本书翻译成柬埔寨语时,稍作了一些释义。”谢莫尼勒表示。

  谢莫尼勒曾担任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柬方院长达8年之久,后进入柬埔寨内阁办公厅工作,一直致力于推动柬埔寨与中国的交流合作。他表示,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格外宝贵的是参与翻译和校对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柬文版,让柬埔寨民众有机会通过阅读中国领导人的著作,不断增加对中国发展的认知。

  “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一种大国格局和思维。例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出中国领导人的智慧和远见。在我们生活的地球村,处理全球性问题,需要每一个国家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文化中强调的‘和’,就是指虽然各方意见存在差异,但仍可以携手合作。”谢莫尼勒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国不仅有效控制住本国疫情,还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

  谢莫尼勒曾到访中国的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地,由于他目前的工作与扶贫相关,因而对中国的减贫进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触。“我曾经两次到访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住过几天,看到了当地发生的巨大变化。”谢莫尼勒发现,当地政府在贫困地区建造房屋,把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帮助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减贫工作目标明确,注重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从而助力村民稳定脱贫,这至关重要。”谢莫尼勒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看到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由衷为中国朋友感到高兴。

  谢莫尼勒强调,中国巨大的减贫成就不仅给柬埔寨带来了启发,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向其提供有益支持,对推动世界各国减贫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柬埔寨和中国在扶贫领域开展了丰富的合作。在“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下,中国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在柬埔寨推进乡村减贫项目。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与中国多个社会组织合作,自2018年起在柬埔寨多个省份开展项目试点工作,涵盖饮用水、农村供电、医疗援助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希望未来通过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等项目,让更多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学习中国的扶贫经验,惠及更多柬埔寨人民。”谢莫尼勒表示,“在柬埔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我们不仅要重视、研究中国经验,更要结合自己国家实际,加以实践。构建柬中命运共同体将进一步提升柬埔寨政府和人民谋求发展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