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即时新闻 >

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十周年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16-07-04 14:47 来源:中国网

  2016年7月1日,由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协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立二十二周年暨复建十周年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勺园7号楼弘雅大厅成功举办。特邀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中国残联团委书记闫洪丰、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教授许维素、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樊富珉、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桑志芹、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焰、副主任刘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发展辅导研究中心主任马喜亭、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李献云、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等。140余名高校心理工作老师和各界心理咨询从事人员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副主任徐凯文、庄明科等出席并主持本次论坛,心理中心全体人员、部分院系老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

  论坛上午9点开始。首先由刘海骅主任致辞并做了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始”主题的报告。刘海骅介绍了北京大学心理中心发展的历史,并向在心理中心发展历程中给予过帮助的人特别致以感谢。报告部分分为“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两个部分:在“世界一流”上,刘主任去年走访多所美国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认为我校心理工作在学校重视、队伍专业化、手段科学化、多主体联动和学生接受程度上不低于世界一流水平;在“中国特色”上:心理中心基于心云系统来科学评估和改善个体状态,并使用心理危机树模型来理解学生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仁”、“智”、“勇”的模型来帮助学生规划个人发展。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致辞

  上午的第二个报告是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的“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核心胜任力—兼谈伦理与自我照顾”。樊老师首先分析了研究高校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的必要性,介绍相关研究并提出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六大核心能力。其次在伦理方面,樊老师谈及了咨询中最常见的伦理问题,包括避免双重关系问题、伦理和法律问题、自我照顾等。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樊富珉作主题报告

  上午还安排了沙龙环节,由中心副主任徐凯文主持。沙龙的主题是“困境还是资源?——学校心理咨询的伦理困境以及解决”。徐凯文老师以来访者的礼物能不能收、院系能不能了解同学的情况以及什么情况下应该与院系沟通这两个例子主持开场,嘉宾轮流发言。樊富珉老师认为,伦理问题的最低的限度应该是不能伤害来访者,而很多咨询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难以处理伦理问题,所以咨询师胜任力是她最关心的,并从动机、行为、效果三个角度分析伦理问题。桑志芹老师认为伦理最高的需要是为来访者服务,而存在的问题是咨询师深知伦理的条款,却没有认真逐条实施。徐老师此时提出,伦理是咨询工作的守门人,但伦理的界限往往不清晰。李焰老师认为伦理是咨询师面临的最大困境。许维素老师提出了4个方面的问题:学校的伦理守则应该单独提出、团队分工的问题、双重关系问题和网络咨询的伦理。徐凯文认为网络咨询的伦理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马喜亭老师提出在高校心理咨询师生涯平衡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主持主题沙龙

  嘉宾发言结束后,进入讨论时间:台下观众踊跃发言,讨论涉及了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问题、双重关系问题、伦理的意义等。徐老师总结,在咨询中咨询师获益不是违反伦理的,但是牺牲来访者的利益来使自己获益则是违反伦理的,伦理告诉咨询师是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得双方都获益,进一步,伦理会变成一种价值观。

  下午的论坛由中心副主任庄明科主持,主题主要围绕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许维素教授、桑志芹教授、徐凯文副主任分别做了报告。

  许维素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焦点解决应用于高校个案会议的方式”。许老师把专业个案研讨和学校个案会议进行了比较,从高校个案会议的准备、会议方向的掌握、会议目的的设定、与会人员的行动方向、例外经验的收集、行动的计划、差异与改变的关注、进展的深究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教授许维素作主题报告

  桑志芹教授的报告聚焦于学校场域下的危机干预与伦理问题。桑老师认为伦理只涉及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学校场域里,还有很多复杂的关系。所以学校心理辅导具有特殊性,辅导工作内涵多元。学校咨询师不仅对于个案案主有责任,还对学校、辅导员等都有不同的角色和责任,所以需要团队合作。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桑志芹作主题报告

  徐凯文副主任的报告主题为“心归何处——价值观所致精神障碍与心理危机初探”。徐老师列举了这三四年来出现的心理危机个案,认为这些个案的共同点是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由此引出了空心病的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作主题报告

  在下午的论坛中,刘丹副主任和李献云主任也分别做了发言。论坛最后,刘海骅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并邀请大家前去北大心理中心参观。

  通过举办此次学术论坛,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回顾了创办、发展历史,总结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对今后进一步的发展进行探讨。十年间,在学校的关怀和支持下,心理中心同仁团结一致,心理咨询场地从最初的一间,拓展为三间,直到今天的七间,每年接待着5000多人次的北大学生来访者。中心的专职老师,也从仅有的三个人,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九人团队。通过十年的努力,心理中心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013年,心理中心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师注册系统选为首批认证实习机构(全国共7家)。2014年,心理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称号(全国共6家)。2015年,心理中心和心理学系联合设立并建设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论坛的学习和研讨,与会人员加深了对于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和伦理问题的理解,并对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方式有了新的思考。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