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地下管道系统升级,让城市功能更完备
本报驻法国记者 邢雪 本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本报驻日本记者 田泓
核心阅读
作为市政服务功能的地下神经,下水道系统承担的任务已经远远不止是收集雨水和城市排污。巴黎被誉为现代下水道的鼻祖,其下水道系统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德国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可以集中铺设各种市政公用管线,如水、气、电、通信、供暖管线等,可以在不掀开地面的情况下,对管廊内的各种管线进行维修和更换;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也已成为日本城市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准之一。
巴黎“老古董”——
设计理念科学,实现数字化管理
巴黎当前使用的下水道系统建造于19世纪的下半叶,因其系统设计巧妙而被誉为现代下水道系统的鼻祖。巴黎的下水道总长为2484千米,拥有约3万个井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每天有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通过这个庞大的系统排出城市。
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在管廊里同时修建了两条相互分离的水道,分别集纳雨水和城市污水,使得这个管廊从一开始就拥有排污和泄洪两个用途。如今,这些管廊已经不仅是下水道,巴黎人的饮用水系统、日常清洗街道及城市灌溉系统、调节建筑温度的冰水系统以及通信管线也从这里通向千家万户,综合管廊的建设大大减少了施工挖开马路的次数。而电网、煤气管道、供暖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并未并入下水道管廊系统中。
这些巨大的管廊为巴黎防洪提供了管道。据了解,雨水管道在最初的时候就把远离塞纳河的地区设计得更高一些,靠近塞纳河的地区位置低,利用地形优势向塞纳河方向排水泄洪。为此,巴黎市下水道中设计了一些紧急泄洪闸门,一旦巴黎发生大暴雨,安全阀门将打开,保证雨水直接顺利排入塞纳河。而如果遇到塞纳河涨水,管理人员会关闭下水道系统与塞纳河的连接口,以防止河水倒灌入城。巴黎市北部还设有一个16.5万立方米的泄洪池,以应不时之需。自1910年以来,巴黎几乎再没有出现过因暴雨造成城市内涝的情况。
这样的一套系统需要专人专业维护,巴黎下水道管廊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保证排水通畅。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有6000立方米的淤泥会沉积在巴黎市的下水道中,排污主要依靠一套水压物理系统,如果泥沙淤积过多,原本紧闭的球形阀门会被打开,另外一侧的水会猛烈冲击淤泥,卷走沉积物,达到清理效果。如今,下水道管理部门也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系统,利用信息工具监控各管道情况,收集反馈数据,以改善下水道管廊系统服务。
巴黎这个“古董级”的下水道系统也遇到了自己的问题。由于修建年代久远,下水道系统面临地面沉降、污水腐蚀等问题,一些管廊出现了裂缝。目前对下水道进行现代化改造成了巴黎市政府的新任务。
德国综合管廊——
“零地面施工”,减少维修升级成本
从19世纪开始,德国就在建设用于城市公共服务的地下管道。发展至今,公共和私人的地下排水管道总长超过96万千米,各种服务于供气、供水、供电、供暖和通信的地下管道长度超过上百万千米。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多,不同用途的地下管道数量也在上升。如果任由各种用途的管道分开铺设,会挖空城市地下,引起路面塌陷危险。同时,传统封闭式管道的日常维修和升级,产生的噪音和浮尘不仅扰民,而且费用十分惊人。因此,发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成为现代城市管道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可以集中铺设各种市政公用管线,例如水、气、电、通信、供暖管线等等,可以实现在不掀开地面的情况下,对管廊内的各种管线进行维修和更换。事实上,这一概念早已有之。从地下排水系统的灵感而来,地下综合管廊的概念萌发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德国汉堡市出现了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地下综合管廊。1945年,德国耶拿市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落成,集中放置蒸汽管道和电缆,以集约利用地下空间,发展至今已有11条综合管廊,根据实际放置管线的特性和地况,地下深度从2米到30米不等。目前,德国已有地下综合管廊长度超过400千米。
德国联邦环境基金会表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减少了多重施工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二是减少维修管线时的施工工作;三是延长了地面道路使用寿命,保护树木免受破坏。然而,德国建筑研究所在2014年的最新报告中指出,地下综合管廊在德国的普及率仍然偏低。德国建筑研究所自2002年受到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委托至今,一直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追踪研究。该研究所主任马丁·菲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高昂的造价是阻碍其普及的“拦路虎”,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杜塞尔多夫市地下管廊为例,总花费高达250万欧元。“以目前的平均造价来看,地下综合管廊的平均使用年限要保证在80年以上,才能从经济成本上体现出优势。”菲佛表示,这一现状要求工程师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上进一步优化技术、降低成本。他同时提醒人们不能忽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机遇”,必须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日本“共同沟”——
联成网络,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建设供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广电等市政管线集中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日本称“共同沟”),也已成为日本城市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准之一。
早在1926年关东大地震后不久,日本就在东京市中心的九段下、八重洲和浜町公园等处建成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将电力、电话、供水和煤气等管线集中铺设,形成了东京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
1963年,日本颁布实施《共同沟建设特别措施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日本相关部门需在交通量大及未来可能拥堵的主要干道地下建设“共同沟”。如今已投入使用的日比谷、麻布和青山地下综合管廊是东京最重要的地下管廊系统。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日比谷地下管廊建于地表以下30多米处,全长约1550米,直径约7.5米,如同一条双向车道的地下高速公路。由于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集中于日比谷地区,须时刻确保电力、通信、给排水、供冷供热等公共服务,因此日比谷地下综合管廊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承担了该地区几乎所有的市政公共服务功能。
在东京的主城区还有日本桥、银座、上北泽、三田等地下综合管廊,经过了多年的共同开发建设,很多地下综合管廊已经联成网络。数据显示,在东京市区1100千米的干线道路下已修建了总长度约为126千米的地下综合管廊。
除了减少路面反复开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好处外,对日本这样地震、台风等灾害频发的国家,城市各种管线设施设置在共同沟内,可以避免由于电线杆折断、倾倒、电线折断而造成的二次灾害。发生火灾时,由于不存在架空电线,有利于灭火行动迅速进行,将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有效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本报巴黎、柏林、东京8月17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8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