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活跃 效率更高
|
图①:瑞士甜点师为观众定制个性化甜点。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图②:一位雕刻师在巧克力上雕刻长城造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图③:参展商在介绍功能艺术光伏一体化建筑。
本报记者 励 漪摄
图④:参展商正在演示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
进博会,一个繁荣的商贸平台,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和参展商而言,这一次,收获真不少。
把更优质的产品和企业带来中国
11月8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6.2号馆举行的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气氛热烈。一位中国商人正在品尝非洲展商带来的菠萝汁,露出满意的神情。他告诉记者:“这里的果汁新鲜纯正,坚果也很饱满,我们现在达成了进口产品的意向,正准备签协议。”
这些非洲展商来自“标签贝宁生产销售公司”,公司总裁布鲁诺·吉尼德乌告诉记者,参展仅仅3天,他们就接触了15家感兴趣的中国客商,签订了8份意向性合同。吉尼德乌对上海之行非常满意:“明年进博会不仅我要来,还要介绍其他企业过来,将更优质的贝宁产品带到中国。”吉尼德乌的语气里透着喜悦。
展台上,乌拉圭安维尔牧场销售代表何欢告诉记者:“乌拉圭国土面积的80%用于农牧业。我们实行自然放养,每头牛拥有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活动空间,所以我们是把品质最好的牛肉卖到中国。”
乌拉圭是全球牛羊肉生产大国,全国50%的产量用于出口。“我这几天每天接待十几位客商,他们对乌拉圭的牛肉产品表现出极大兴趣,而且都很专业。比如他们会问牛前后腿肉的情况、运输中怎么保证质量、出栏后的追溯体系等等。”何欢发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愿意消费质量更高的产品。我们牧场的牛肉有一半都出口到了中国,但我觉得仍有潜力可挖。进博会为我们搭起了真正的国际贸易平台。”
愿意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在服务贸易展区,德国莱茵TUV集团展台接待了海南中南标质量科学研究院一行。海南自贸区制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未来每隔25公里就要建一座快速充电站。中南标质量科学研究院希望商谈电动汽车以及汽车充电桩检测和安装方面的技术标准制定。
“找到了十分对口的合作方,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中南标质量科学研究院负责人李玉超说。
“我们整整谈了两个多小时,感觉还有很多问题要对接。” 莱茵TUV集团大中华区商用与工业产品服务副总裁夏波介绍。“中国企业逐渐从产品生产发展到了参与标准制定的阶段。我们作为第三方质量检测和标准制定服务提供商,愿意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企业掌握更多进口品牌一手信息
“这个卸妆水、面膜和洗面奶都是网红爆款,我正想采购一批……”来自西安欧速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赵翔宇,在日本花印化妆品牌展台上跟销售总监徐超聊了没两句,就打算签约下单。
小赵30岁刚出头,创业成立3年的公司年销售额已达5000多万元。参加进博会,赵翔宇大呼值得,“过去采购进口商品,都要通过代理商,信息不对称,成本高、效率低。”现在,他直接跟很多进口品牌方接洽,掌握第一手信息。
“这次采购的化妆品,日本生产出来,经海运到达天津港,不必清关,海铁联运直接拉上中欧班列‘长安号’,最短时间运到西安保税港。”赵翔宇计划把日本进口商品经西安再出口到欧洲,搭上“一带一路”,把日本商品延伸出口到欧洲市场。
“这次来不仅大饱眼福,还接触到不少优质的贸易服务商。新认识一家日本船运公司,他们在欧洲、美洲航线上具备价格优势,之后或许可以合作。”11月7日,签完两个大单后,国机集团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海净就马不停蹄地逛起了场馆,寻找生意“新伙伴”。
进博会上,苏美达“满载而归”:向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采购化纤生产线直供恒力化纤,总金额7.57亿美元;向德国艾巴维设备技术有限公司采购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生产线设备,总金额4亿欧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更多更好的优质资源吸收进来,创新供应,相信路会越走越宽。”胡海净说。
提升买全球消费体验
“澳洲馆各类保健品比较多,日本馆的化妆品很精致,泰国馆里有很多好吃的……”说起这两天逛主宾国场馆,河南中大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园园连呼过瘾。她还收获了一单单含金量高的合约。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河南“网上丝绸之路”对接采购暨现场签约会上,包括中大门在内的多家企业签订了一连串进口商品及服务协议。
如何进一步提升用户“买全球”消费体验?李园园介绍,他们通过全国创新的1210海关通关模式,打造了O2O现场自提体验店,“直接备货到保税区,大大缩短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的时间,就像在逛实体店一样。”
“进博会品牌和产品太多了,希望多看多接触,引进更多优质产品——买全球,我们搭桥!”宁波保税区宁兴优贝国际贸易公司副总经理曹旭东兴奋地说。
宁兴优贝是家4年前成立的跨境贸易供应链企业。“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优质的国外产品需求量很大。”曹旭东介绍,公司今年进口额预计可达20亿元人民币。进博会上,宁兴优贝将与日本Fauvisme公司和麒麟堂株式会社签订药妆和日用品等采购协议,金额达7亿元人民币。
曹旭东说,“进博会在上海开,和在家门口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要把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一定受益多多!”
(本报记者谢亚宏、黄发红、郁静娴、沈文敏、丁怡婷、励漪、李琰报道)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9日 06 版)
探秘央企“购物车”
本报记者 李 婕 王俊岭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一汽、中船集团、中国五矿、鞍钢等不少重量级央企纷纷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洽谈及签约活动。
进博会上,中化集团共与17家合作伙伴现场签订采购协议,采购金额超过113亿美元。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所属6家企业与来自美国、瑞士、葡萄牙等9个国家的企业签署了21个进口采购合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签署了众多项目合同及合作协议,涉及智能及高端装备、新兴技术等。与制造业和商贸领域企业类似,服务类央企也在精准盘算着自己的采购单。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所属企业在进博会上就与全球合作伙伴签署了27个采购协议。
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陈德荣表示,对于进博会上的采购,他们考量的是“除了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而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洁看来,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航天科技集团与全球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指出,未来中央企业将坚持市场化方向,主动融入全球市场,希望在“一带一路”建设、改革发展、贸易往来和长效机制等方面深化国际合作。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