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关注 >

人民币7天6次逼近跌停 中国货币政策遭遇挑战

2015-02-05 10:36 来源:欧洲网

欧洲网引援欧洲时报消息 继2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创两年来新低后,3日,人民币在即期市场上的表现仍是一路走跌,盘中最大跌幅1.96%,为即期汇率连续7个交易日中第6次逼近跌停。

连续逼近跌停并非人民币“太弱”

据《上海证券报》4日报道,“当前人民币汇率连续下行,并非人民币太弱,而是美元太强。美元指数大幅上涨是人民币汇率大跌的主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如是说。就在几天前,美元指数一度突破95关口,创11年来新高。美元涨,相对应的人民币必然呈现下行压力。

3日,央行略微上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至6.1369,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后还是大幅下挫,盘中一度跌至6.2572,较中间价跌了1.9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志杰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一定调整,是对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走强的正常反应。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下跌了不少,但对欧元、瑞士法郎、澳元、日元等主要货币都是在涨,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没有跌。”宗良表示,2014年10月以来,欧元累计贬值超过20%,日元贬值近15%,但人民币仅跌2.2%

“放在全球范围看,人民币的跌幅并不算大。而且适度贬值,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提升经济竞争力。”宗良说。

背后:境外资本正与中国央行暗战

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3日报道称,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坦言,连日来人民币汇率逼近跌停的幕后推手,正是越演越烈的人民币境内外汇差套利行为。

该名外汇交易员表示,越来越多境内企业与金融机构从境内人民币市场大举购汇(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然后将这些美元资金迅速转往香港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结汇(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从而套取人民币的境内外汇差收益。“一家企业若投入1亿美元资金参与套利操作,每天至少能创造约80万美元收益。”

然而,套利行为的盛行,某种程度触发了境内人民币市场购汇盘潮涌,导致人民币即期汇率屡屡跌停。

不少银行外汇交易员不无担心地表示,若人民币即期汇率再持续逼进跌停,不排除央行可能采取汇率干预措施遏制这类套利行为。

“但这些企业似乎吃了定心丸。”这位外汇交易员称,它们之所以敢玩转这类套利交易,就是看中境外资本正在竭力压低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力求汇率稳定的央行开展一轮暗战。

人民币快速贬值或引发国际热钱加速外逃

北京《经济参考报》4日报道称,最新数据再次印证了人民币持续贬值之下,资本外流趋势正在显现。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3日最新公布的数据,去年四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逆差达912亿美元,创下1998年以来的新高。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民币贬值和双向波动预期的确立,资本和金融项目特别是金融项目的逆差开始显性化。这背后,有资本加快走出去的因素,也不排除国际热钱正在加速外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连续三个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为逆差也是创下了纪录,此前在201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曾连续两个季度逆差。他判断,双顺差的格局将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新常态。

温彬表示,一方面,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加大,中国正在向净资本输出国迈进,而且伴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出;另一方面,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和中国央行降息预期共同作用下,不排除一部分国际热钱可能外流。

商业银行结售汇数据可以佐证以上观点。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看,银行结售汇一季度顺差1592亿美元,二季度降至290亿美元,三季度转为逆差160亿美元,四季度扩大为465亿美元。“理论上说,中国外贸顺差规模不小,但境内的外币存款是净减少,说明很多企业和个人拿到外汇后并未选择结汇,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了。”温彬说。

如果说,中国加快资本输出是逆差背后的正面因素,那么热钱外逃就是其释放的负面信息了。

中长期“趋势性贬值”或成为可能?

人民币汇率连续罅隙还引发了“趋势性贬值”的担忧。《上海证券报》援引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的观点称,尽管当前中国出现经济下行压力,但在全球看中国经济增速仍然较快,背后还有3.84万亿外汇储备支撑,不具备趋势性贬值的条件。

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的观点指出,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角度看,人民币不会趋势性贬值,美元升值会驱动人民币中间价贬值,但与此同时,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降带来的贸易顺差放大会驱动人民币中间价升值,两个力量大致势均力敌,因此,中间价不会持续贬值。给定中间价相对稳定,剩下来就看波幅了。除非货币当局选择大幅放宽波幅限制,人民币汇率不会大跌或大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未来三至五年内,人民币的总体趋势是贬值。因为从美元来看,美国经济的继续复苏、美国财政赤字的收窄、贸易逆差的下降都会构成美元进一步走强的支持因素;而反观中国经济,学者们几乎一致的研究结果是,2007年之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开始下降,按照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劳动生产率下降意味着无法支持本币汇率的持续走高。

挑战:央行货币政策左右为难

1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28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非制造业PMI也创出一年新低。2月1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先行指标双双低位开局,表明今年开局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分析师广泛认为,在一些列不佳数据公布后,中国央行将不得不推出更多宽松措施。

新华社援引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的观点指出,一季度仍将可能降息或降准,一方面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疲弱,一方面也降低及兼顾美国下半年加息的影响。而财政政策可能继续推出一系列基建项目,以“一带一路”为抓手,继续推动国内基建,二季度整体基建加大的力度将更加显著。

另外,花旗银行也预计2月中国央行会降息25个基点。

然而,是否推行宽松政策,中国央行还需“谨慎行事”。《经济参考报》援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的观点称,考虑到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从基础货币补充的角度来看,降准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去年底降息之后资本市场暴涨,央行至今对全面性的宽松政策持审慎态度。尤其是如果中国也加入到“货币战”之中,加大宽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但是不论是逆回购、MLF,甚至是之后将创新工具MLF的周期拉长到一年以上,基础货币供应缺口的问题也无法解决。”他说。

同时,人民币下行压力也制约了货币宽松的空间。《北京晨报》援引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的分析指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仍位于半年来的较低水平。如果人民币贬值通道打开,1.2万亿美元流动性瞬间撤离,将直接影响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央行的货币宽松会迟到但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