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关注 >

我想有个家——住房梦浓缩中国梦

2013-10-30 17:3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我想有个家——住房梦浓缩中国梦

  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 8月处暑后的几场小雨,让山东省枣庄市凉爽了许多。李宗美庆幸全家终于又捱过了一个酷暑。

  “今年夏天特别热,屋里都到了36度。”53岁的她说。

  李宗美一家四口居住的城中区工矿棚户区,曾是枣庄市田屯煤矿职工住宿区。在建于1951年、不足30平方米的两间简易房内,几道裂缝从天花板和地面延伸开来,墙皮修过三次,仍大片剥落。

  由于担心墙体承重能力差,密闭性不好,家里没安空调。“最害怕下雨,担心会有危险。”她说。

  枣庄曾是华东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在计划经济年代共调出原煤4亿多吨,担负着江浙沪50%的煤炭供给。而当年“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使得数以万计像李宗美一样的矿工家庭在简易搭建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几十年。

  因建筑质量欠佳,李宗美家的水泥地成了晴雨表。“不用看天气预报,地上一潮湿,就知道要下雨了。”

  李宗美一家没有独立的厕所,厨房是在屋旁自建的。公共厕所原来是旱厕,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直到2004年才改造成冲水厕所。

  李宗美的儿子婚后搬离了,现在留在蜗居的是她和丈夫、22岁的女儿及孙子。李宗美一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搬进楼房,过上“亮堂堂”的生活。

  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老百姓而言,住房梦是他们的中国梦里最重要的梦想之一。目前,仍有上千万低收入户像李宗美家一样,居住在棚户区——矿区、林区以及城市中成片的老旧简陋居所,它们很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工业化时集中搭建的。

  棚户区仅仅是中国“住房难”的一个缩影,特别是随着近年中国房价飙升,住房问题越来越成为民众抱怨的一大焦点,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个难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普通年轻人靠自己的工资,一辈子也难买到一套住房,所以往往需要父母资助。一些外地来北京打工的低收入者住进了租金相对便宜的地下室或防空洞,被戏称作“鼠族”。

  帮助民众实现住房梦,是中国政府的任务。2009年,枣庄市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地将同年启动的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转型的示范工程。在政府主导拆迁安置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化运作,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建棚改项目。

  枣庄市房管局局长李厚兴说,棚户区改造是城市转型绕不开的一道坎。改造不仅能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还有助于对城市进行系统规划,梳理城市肌理,盘活城市资源。

  他说:“如果棚改做不好,就谈不上对幸福的追求。”

  与李宗美相比,同是从煤矿退休的周玉朴幸运得多。两年前,他和老伴通过棚户区改造工程用20多平方米的旧屋置换了一套78平方米的两居室。

  “这么大的房子才掏了6万多,以前想都不敢想。”72岁的周玉朴说。按照回迁政策,他的新房中有46平方米是矿上免费提供的,旧房还折抵了部分房款。

  枣庄市的棚改建设是全国多个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一个写照。

  在枣庄西北1200多公里外,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的北梁棚户区,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现场调研而出名。李克强指出,“要打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

  33岁的杨力军和妻子李志凤原来在北梁的住房只有18平方米,进屋就是床。结婚生子后,小屋实在住不下更多人,杨力军的父母不得不到工地上夜班。

  棚户区改造工程为他们一家五口带来了希望。50平方米的安置房有基本装修,他们特意添置了新床和床单,并在床头摆出了结婚照。

  “我们结婚那会儿也没现在心里这么敞亮!”李志凤说。他们家的三口人靠领低保生活,今后也打算在新小区里做点营生。

  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过去5年大规模改造棚户区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

  然而,中国还是人均GDP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让如此庞大的人群实现住房梦绝非易事。投入大、融资难、拆迁难成为全国棚改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

  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将加大中央安排补助资金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信贷支持,并完善安置补偿政策,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居民自愿选择。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棚户区改造是中共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部分,其重要意义在于改善民生,把国家的梦想和每个人的梦想结合到一起。

  他认为,城镇化首先需要让人们实现住房的均等化,提高住房水平和质量。与此同时,棚户区改造对刺激经济增长也有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投资和相关产业的拉动,对稳定房价、缓解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也有意义。

  在枣庄,全市已启动棚改项目175个,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10.4万户,完成投资500余亿元。按照规划,李宗美一家的住房梦,两年内将能实现。(吕秋平执笔,刘宝森、方栋、双瑞、张丽娜参与采写)